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0(2 / 2)

加入书签

杜从宜看的兴致勃勃,这可是人在画中游。

赵诚也不催促,由着她四处张望,两人沿着街一路走,暑热难耐,她又好奇,到底给她买了饮子,她尝了一口闭着眼睛好半天没睁开。

赵诚只管接过,其他路过买的那些小玩意儿都是周全拿着。

远远看到城门,她惊呼:“那家店卖什么的?”

“羊肉。隔壁是卖酒。”

“刚才出来的时候怎么没见?”

周全解释:“回大娘子,咱们刚才出来的时候走的是东角子门,坐船出来,是看不到这里的。”

城门进去,就看到酒楼林立,赵诚问:“你想吃什么?”

杜从宜:“你看吧,我又不认识。”

赵诚领着她去了矾楼,这是她第一次去,矾楼繁华名不虚传,她站在一楼看着穿梭不停的跑堂的伙计,赵诚领着她上楼,三个人坐在包间里,因为不是吃饭的时候,但楼上依旧客如云来。

杜从宜:“这里的老板……”

赵诚:“这里归公,只是各家租赁经营。”

杜从宜真被惊住了,商业这么先进吗?从现在开始就已经有公私合营了?

赵诚其实已经摸清楚她的性格了,她绝对是富养长大的小孩,又挑剔又好说话。有点叛逆胆大,但又不强烈,就说明是家里管的严,现在反弹了,胆子大是习惯性的。

心里有点小文青的思想,喜欢浪漫,爱多想。

反正男女思维差异,还是很大的。

杜从宜逛了一整天,买了一堆东西,去了故事里的矾楼,心情彻底好了,等晚上回来,赵诚又出门走了,说是去当值。杜从宜也不计较。

惠安今天非常骄傲,因为她做成了一朵缠枝花,而且没有别人帮忙,都是她自己独立完成的,一晚上都在说:“那个真真难,我练习了一整日,才做成一朵。”

杜从宜也不反驳:“那你真的厉害,很不容易。”

来安听着杜从宜哄惠安,总觉得很违和,主不像主,仆不像仆。

但又说不上来挺和谐。

来安眼里,惠安这种性格的人,就不可能出现在内宅中,说得好听是实在,说的不好听就是缺心眼。也不知道杜家怎么会陪嫁这种管事的女使。

第一她不懂内宅规矩,分不清轻重,有时候完全看不懂人的眼色。

第二她情绪起伏,根本没个定数,也不会为主子想,也处不了内宅的事,反而一直是杜从宜照看哄着她。

最重要是,她经常出言不逊,言语中经常训斥杜从宜,没大没小。

尽管她后来了解,惠安伺候过大娘子的母亲,等哪位张小娘过世后,惠安一直照顾大娘子,但也没这个道。而且也看不出来她是怎么照顾的,反而大娘子一直哄着她。

杜从宜习惯了惠安的唠叨,因为她口无遮掩,算不上什么罪过。心不坏就是好人。

她也不知道张小娘当年为什么要买下惠安,但是惠安这个人都很有活力,说话眉飞色舞,声情并茂的,遇上大事情都要喊两声‘天爷哟’,说话一惊一乍的。

但要是习惯了,就会觉得有了惠安,家里就热闹了,不会孤寂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