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07章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1 / 2)

加入书签

第807章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西苑。

嘉靖帝负手缓缓踱步,看着两侧的树木,神色轻松的道:「草原异族打而不死,死而不僵,上千年来都是中原大患。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那是自寻死路!」

「是。」张居正看了嘉靖帝一眼,再次觉得杨廷和若不是疯了,就是利令智昏。

眼前这位帝王手腕了得,且雄才大略。杨廷和若是倾力辅佐,君臣一旦联手推行新政,那局面……

张居正这几年一直在观察这个大明,从各种渠道获得的消息汇总后,他发现歌舞升平之下,暗流在不断涌动。

各种弊端已经到了接近爆发的边缘,再不出手缓和,烽烟四起的那一日不远了。

这也是历史上隆庆开关的大背景……大明内部矛盾积蓄到了即将爆发的时候。

就像是后世的一口高压锅,锅里的压力已经大到了极致。

隆庆开关,便是给锅里的压力开了一个宣泄的口子。

张居正上台,随即发动革新,再度纾解了矛盾。

否则,大明的国祚别说是百年,五十年都难。

冷风吹过,张居正缩缩脖子,嘉靖帝微微蹙眉,「身子骨要调养。」

张居正羞赧,「是。」

嘉靖帝比他大了许多,一身道袍,在冷风中站的笔直,「俺答败北,京师百官额手相庆,许多人觉着就此便是太平盛世了。你以为可是如此?」

这是考验……黄锦看了张居正一眼。

这是宰辅才能涉及的问题,张居正心中狂跳。他压住兴奋之情,「陛下,臣以为,大明当下到了要紧的时候。」

「嗯!」

「如今失地百姓越来越多,流民日增。土地兼并越演越烈,那些土地一旦被兼并,从此包括那些人口都成了豪强的私产,自然赋税也就少了。

朝中花销与日俱增,赋税少,花销多,最终还得从百姓的身上去敲骨吸髓……一亩地,一口人缴纳的赋税,臣查过,比之百年前多了至少六成。陛下,再这般下去……无需外敌,大明内部就要……」

张居正低头。

气氛有些凝重,黄锦有些意外于张居正的直言,更意外于嘉靖帝的沉默。

嘉靖帝负手良久,沉声道:「人人都说此乃太平盛世,人人都说这是最好的大明。外无大患,内有贤臣。可在朕的眼中,这个大明处处皆是烽烟……

那些饥肠辘辘的百姓在盯着京师,盯着朕,盯着朝堂,等着君臣为他们纾困。可如何纾困?」

嘉靖帝回身,冷风吹过屋檐,从缝隙处掠过,发出了尖啸。

这!

张居正听出了些味儿,但不敢确定。

他知晓这等时候的表态就是站队。

大明未来该如何走?

这是帝王丢过来的题目。

说对了。不,是契合了嘉靖帝的心思,那麽前途无量。

若是他的看法和嘉靖帝的相反,那麽必然……前途无亮。

——淡定!

张居正暗示自己。

他深吸一口气,「陛下,臣以为,必须变!」

「如何变?」嘉靖帝问。

「新政!」张居正目光炯炯的道。

嘉靖帝看着他,眸色平静。

张居正微微垂眸。

良久,道爷淡淡的道:「你这话说出去,可知晓天下士大夫们都会恨你入骨?」

我说中了……张居正心中一松,「陛下,长威伯有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臣,以此为座右铭。」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嘉靖帝闭上眼,「那个瓜娃子啊!」

黄锦说:「陛下,新安巷那孩子马上满月了。」

「多少人在等着看。」嘉靖帝冷冷道:「那些人在盯着他,看他是悄无声息的过了这个满月,还是大张旗鼓。」

……

「办!大办特办!」

富城来请示小伯爷的满月如何办,蒋庆之开口就是大办。

「就这麽一个儿子啊!」蒋庆之抱着大鹏,笑道。

「严嵩那边……」富城问。

蒋庆之说:「老严家咱们送过几次礼了?」

「严家这两年办酒七次,咱们家送了五次。」

「该连本带利弄回来了,送帖子!」

蒋庆之笑眯眯的抱着孩子进屋,李恬已经是正常打扮了,若非顾忌常氏不时来监督,早已放飞自我。

「你那边要请什麽人,自家把名字递给富城,让前院写帖子。」

「也就是娘家人。」李恬嘟囔,「以前都说我不合群,也没几个好友。那几个都嫁到了外地。」

「远香近臭。」蒋庆之拿出钓竿,仔细擦拭着。

下午,他悄然出现在了护城河边。

一个带着斗笠的老人就在蒋庆之习惯的钓位边上垂钓,身边铺着一张布,上面有些下酒零食,外加一壶酒。

蒋庆之把马扎拿出来,先心急火燎的把上鱼饵,下杆,拍拍手,抓了一把豆子嗑,「味儿不错。」

「上次你家送的腌蚕豆味儿极好,老夫爱吃,家中厨子不忿,便偷师学了,做出来总是差些意思。为何?」

斗笠动了动。

「这东西讲究的是个随性,越是正儿八经的,越是不成。」蒋庆之给自己倒了杯酒,品尝了一口,「啧!这是宫中的美酒,来自于川蜀。上次陛下给了我一坛子,被夏公他们给一顿喝了。」

「老夫在家不得喝酒,听听,不得喝酒!」斗笠一抬,竟然是熊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