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干(1 / 2)
第806章 干
夏言最近在写书,蒋庆之进了他的房间,夏言抬头,「且等等。」
蒋庆之拿起一张手稿看了看,是一篇文章。
「这人老了,就念旧。担心自家死后被世人遗忘。」夏言一边写一边自嘲,「老夫当年也曾嘲笑那些编辑自家文章诗词的老家伙,觉着自己不会如此。」
「挺不错。」蒋庆之说。
「前日老夫的一个老对头死了。死之前最大的遗憾便是没把自己的诗词文章编辑成册,传于后世。据说此人死不瞑目。」
夏言叹道:「这人吧!活着贪名利欲望,死了也是如此。至死也执迷不悟。难怪方外说红尘乃苦海,世人不知,还甘之如醴。」
蒋庆之笑道:「夏公精神矍铄,至少还得折腾二十年。」
「至少二十年?」夏言把手稿扇扇,让墨迹快些干透,起身道:「老夫那个老对头身子骨看着颇为不错。前日归家还让人弄肥羊下酒,可刚吩咐完,人就坐在椅子上不动了。家人过去一看……这人啊!就这麽去了。」
「这是有福气的。」蒋庆之说。
「何来的福气?」夏言叹道:「他宦海大半生,刚致仕半年,正是享受含饴弄孙,悠游林下的好时候。」
「人老多病。到了那时候,缠绵病榻,被病痛折磨……反不如就这麽一下就去了,无痛而去,便是福分。」
蒋庆之放下手稿,夏言指指他,笑道:「人老多病,可儿孙是干啥的?正好享受儿孙照拂。人说前半生照拂儿孙,就是等着后半生享福,你倒好,反其道而行之。」
蒋庆之只是一笑。
后世空巢老人多不胜数,就算是有儿孙在身边的,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是在那个卷到了极致的时代,儿孙哪里有功夫照料老人?
老了,病了,自己去医院,自己照料自己。不行了,自己……去死。
这是后世的社会格局,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而是和社会氛围,和当时的价值观有关系。
个人主义成为主流,利己主义成为时尚。
不少老人也开明,生孩子不是为了让自己老有所依,只是生命中的体验罢了。
前世蒋庆之的父母离了,双方各自组成了自己的家庭,也就是说,他并无为父母养老的责任。
对方也不需要不是。
但人就是贱皮子,他反而觉得有些茫然,觉着这个世界没有什麽值得自己牵挂的。
人要有牵挂魂才能安定。
蒋庆之就像是个孤魂野鬼,满世界转悠,看似过上了财富自由,让别人羡慕嫉妒恨的好日子,可内心深处空虚的一批。
当他在这个世界有了儿子后,整个人从里到外仿佛都经历了一次彻底的清洗。
刚到大明时,蒋庆之是带着一种外人,第三者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
他不知自己的精神支柱是什麽。
中兴大明?
这是被逼无奈。
整个人依旧是孤魂野鬼的心态,哪怕是有了妻子,灵魂仿佛依旧在飘着。
直至看到孩子的那一刻,蒋庆之神奇的发现,自己飘荡茫然的心,一下就沉了下去。
那种稳,以及说不出的安定的感觉,让他感动的几乎热泪盈眶。当时便借着抱孩子掩饰了过去。
蒋庆之给夏言准备的是小院子,房间也不大,富城见了担心夏言不满意,蒋庆之却说夏言必然会欢喜。
果然,夏言搬过来后,对小院子的布置赞不绝口。对小房间更是倍感惬意。
富城纳闷,便请教蒋庆之。
蒋庆之说:「一个人独居,住所越大,房间越大,这人就觉得越空虚。小房间,能让人有安全感。」
安全感?
富城前半生在宫中厮混,习惯了那等高大巍峨的宫殿,所以无法理解这等感觉。
二人去了外间坐下。
「户部吕嵩那里不可急切。」夏言和徐渭的看法是一致的,「吕嵩毕竟是儒家大将,若是你太过急切,恩情也会化为忌惮和猜疑。老夫看最好是在他绝望时再出手。」
老头儿冲着蒋庆之挑眉,「小子,可是担心陛下那里?」
老头儿成精了,蒋庆之点头。「我担心施恩吕嵩太过。」
「陛下对你不错。你又是个性情中人,知恩图报。」夏言叹道:「当初老夫以为你会以外戚身份在朝堂上自成一派,和严党斗。可那是昙花。」
昙花一现,虽美,却转瞬凋零。
「知晓老夫为何愿来新安巷吗?」夏言说,「外戚结党成势,多是为了争权夺利。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焉。而你却不同,老夫冷眼旁观,你所言所行,尽皆是为了大明,为了陛下。这是长久之道,也是正道。」
「合着您还观察了许久?」蒋庆之莞尔。
「刘备为了请诸葛亮三顾茅庐,诸葛亮为何要三次才肯去?」夏言抚须,「便是要看刘备的志向。志同道合方能长久。」
老头儿这话中都是人生智慧,蒋庆之点头,「道不同,就算是勉强辅佐,日久必然矛盾重重。」
「你以为陛下是傻子?」夏言笑道:「老夫敢打赌,陛下……他也在看着你!」
夏言声音低沉,「年纪轻轻就大败俺答,你可会得意洋洋?可会跋扈嚣张?陛下为何让你在此刻接手户部贪腐案子?难道其他人不成?不是,陛下是想藉此看看你的心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