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8(1 / 2)

加入书签

彦一路走回来的,没有披大氅,不曾戴风帽,足靴沾了泥,靴面有些湿了。这会站在门外廊下,浸着雪意的晚风吹来,让他整个人更加萧瑟了几分。

苏恪到底舍不得,骂声止下,两眼通红地看着他。隔着一门之槛,出去把他拽进来,将靠近炭炉的位置腾给他。

“七郎来了!”相比苏恪的愤恨急躁,温似咏要平和许多。

甚至还倒了盏茶水,让他缓一缓。

“用过晚膳了吗?”温似咏又问。

如此家常随和的神情,是七年前才有的。

苏彦也没坐下,只朝她拱了拱手道,“七郎来此,同长嫂问个安。想去看看子檀,不知是否方便?”

苏恪正要说话,被温似咏拦下,她笑笑道,“他在自个院子,眼下才用了药,你去吧。”

苏彦谢过离去。

“阿弟口才甚好,别给——”

“怎会!”温似咏瞥了眼苏恪,截下话头道,“他既来,便是来送良药的。”

诚如温似咏所言,苏彦送药医病而来。

苏瑜这会见到他,终是有些尴尬,起身见礼,换了声“叔父”。

苏彦拍拍肩膀,让他坐下。

苏瑜低着头,缓起鼓足勇气道,“我是与阿母说了,是实在难过,但不曾想过阿母会去寻叔父。”

他顿了顿,抬眸道,“但阿母既说了,我也不再否认。我喜欢皎皎,叔父,或许我比你更适合皎皎。”

苏彦问,“怎么说?”

“叔父此来,定是听到外头流言。已经五日了,如风刀霜剑要败裂您的名声,毁掉苏氏百年出尘的清誉,危及陛下好不容易建起的,然说白了眼下不过一些臣民茶余饭后的谈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流言被坐实,那么以上种种都会不同程度成为现实。而若此时,有人澄清流言,前头诸事也就不算什么了。”

话至此处,苏瑜停下望向苏彦。

苏彦沉默看他。

苏瑜起身跪在他面前,“请叔父成全,让子檀去陛下的身边。如此流言不攻自破。子檀不敢居功,一半为己,一半为陛下。”

苏彦道,“怎就只为了这两处。原还为叔父,为整个苏门。”

苏瑜闻言,抬起的眼神难免惊讶,却见苏彦来他身前,将他扶起,“叔父来此,原就是请你帮这个忙的。”

“你确实比叔父更适合!”他垂眸想了想,嘱咐道,“记住,你只是帮了所有入一个忙,去了她身边后,才生的情。”

*

从这日至二月初八天子班师回京,长安坊间和高门都没有断绝女帝和丞相的传闻。甚至在她回来后,对这桩事宜的真相愈发期待。

这日午时,江见月在昭阳殿宴请百官,酒过三巡便以疲累为由回了椒房殿,留丞相主宴。

散宴后,苏彦过来看她。

太医署刚刚退下,就齐若明还在调方配药,叮嘱事宜。阿灿一字一句记下,到最后,抹着眼泪道,“那样多的将士在呢,以后再不许去了。苏相也是,这等事也由着陛下!”

她看着案上一推外敷内调的药,泪眼婆娑。

“姑姑,你怎就不夸夸朕的,朕建了好大的功勋!”倚靠在榻的少女眨着晶莹剔透的眼睛,笑盈盈望向对面的男人,“这点伤不算什么,养养就补回来了。”

她抬抬手,把人都赶了出去,招手让苏彦坐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