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1(1 / 2)

加入书签

但他更担心,她因忧惧而发病。

这样大的事,一定吓到她了。

偏李肃低垂着头道,“属下不知陛下具体情况,陆青没有传出来。”

苏彦默了半晌,安慰自己左右已经苏醒,消息自会传入宫中,她知晓后便会安心。如此歇下。

之后一连数日,与他想到基本一致。

无论是陆青处,还是赵谨处,亦或者其他来探病的朝臣,乃至来侍疾的方贻,都道陛下一切如常。

她听他话,安静待在宫中,依君臣之礼送来药物,派来御医,让大长秋传达慰问。

如他所愿,是君主的举止和分寸。

不曾想到的是,在四月下旬的一日,中贵人前来传旨,是一道赐婚的旨意。

给了六月初四,九月十二,两个按照他与桓越生辰八字测定的上佳日子,供他择选。

苏彦有些发怔,半晌方才谢恩接旨。

回头一想,这正是自己要的结果,该欣慰才是。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3-12-24 00:19:32~2023-12-25 01:09:5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64226768 22瓶;桢4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2章

因女帝赐婚, 苏氏很快便完成了六礼的中的纳征和请期。

而请期的日子已经由天子命太仆令测定了两个良辰,自是尊荣无限。兼之从来“请期”都由男方一锤定音,再请媒人告知,不过是形式上看似需得女方同意罢了。却不想,苏彦竟未自己择定,只将两个日子全部送往桓氏处,由桓氏择选。由此可见苏彦对桓四姑娘乃天大的珍之、重之。

这日已是五月里,待媒人走后,桓越双颊晕染、扶风弱柳从屏风后转出,看着烫金红贴上两个上上良辰,伸手细细抚摸着。

“都是上佳的日子, 你自己选吧。”桓起坐在一侧饮茶。

六月初四。

九月十二。

桓越玉指轻点在后一个日子上, “七郎受了那样重的伤,如今虽可以下地了,但也受不得力,还需养着。太医令道伤筋动骨百日休,六月初四太赶了。”

“你如今是满心满眼里都是他。”桓起笑了笑,接来文书细看, “六月初四时间是紧了些, 九月十二这个时辰确实不错。”

桓起原本对桓越交出精钢坞的方子有所担忧, 但不想四月底的时候,廷尉处对年前渭河桥刺杀案寻到了凶手,结了案。

※ 如?您?访?问?的?网?阯?発???????不?是???f?ǔ???e?n????0?????????c?????则?为??????????点

竟是宣平侯唐氏一族在雍州的分族。

因宣平侯之事,其族在旧籍日子愈发艰难,本也未动那样的心思。只是当地逢冬受灾,多有民怨,自然便将天灾怪于女帝阴阳颠倒之故。如此族中子弟愤恨之余,亦不想让女帝好过,遂着人于靠近京畿一路散播谣言,不想竟撞上孤身离开皇城的女帝。口供道是在其出城时便发现了,原只当是寻常女郎,后忆起容貌,识出人来。如此守株待兔,原也只想给个教训,然后假意救之,图谋恩荣。

廷尉又派人按口供调查这些人的活动路线,竟全部对上吻合,如此结案。其实还是仓促的,有多处细节未得验证。但赵谨上交了陈词,苏彦首看认可。他一点头,旁人便也不再质疑,百官如此,女帝便也禁声。

渭河刺杀案便就此告一段落。

桓起自然清楚真相。也怀疑,是否为苏彦联合赵谨布下的陷阱。但推来想去,从去岁年初的宣平侯一案到这岁末渭河刺杀案,自己并未有马脚露出。桓越有分析,苏彦前后对女帝的点滴不满,转念想来,若苏彦处有些许指向他们的证据,如今这般举措,当是他无声的回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