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6(1 / 2)

加入书签

她不提还好,一提夷安回神便更气了,一下坐直了身子,“亏得您不在,真真要气死,辩不过就说臣是女儿身!”

“更可气的是,也无人为臣说句话,世家那些官员便罢了,巴不得他们闭嘴。那雍凉一派呢,臣真是不解,为何也无人说话!甚至还跳出两个附和大司农之意,唱反调的!”

江见月看着她,忽就笑意浓了些,尤觉苏彦的可贵和不易。

为何连雍凉旧臣也不说话?

无非还是那三个字,女儿身。

就如她前头提出隔日朝会时,亦是这等状况。

无论是雍凉一派,还是世家门阀,争权时他们对立,论男女时他们统一。所以她在第一回 试探后,并未再出面,左右她还未及笄大婚。

政权在师父手中,她便是安心的。

她要的是在这段时间内,让师父发现她有主政的能力。如此,他在护她的同时,自然会将权柄慢慢聚拢移交。

念起苏彦,江见月这会也开始失神。

原是她先问的夷安,人说了一箩筐话真等她解惑,却见她理衣拂髻,霞烧两颊,笑意愈盛,杏眸如水看着对面案上的画像。

“陛下!”夷安随她目光望去,方才入殿来时,才见她随手将一摞画像扔掷在案,如此态度那处不该有她心悦之人,然这幅模样……

“不急,师父会处理的。”江见月回神,意识到答非所问,然转念一想,自己提出更改朝会和夷安提出营建三千卫,他都没有做声。不至于是反对,大抵是有旁的意思。说他会处理自然也没什么。

“他如何处理?臣需要银子!”夷安急道,“那限制赎刑罪原是使得财政减少了,国库减丰,难不成他支会御史台撤此措施!”

这措施俨然不会撤。

于私,是苏彦历经四年,联合御史台无数同僚,几经生死刺杀,甚至付出了两位侍御史的性命方得此结果。

于公,虽然减少了部分国库收入,但是限制了门阀豪族中越来越严重的为虎作伥,予人以钱赎罪的的恶习,可缓减民生矛盾,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何论只是限制,未曾废除。

“阿姊该做甚做甚,实在缺得紧——”江见月附耳道,“朕私库拨你!”

*

“官中的事,断没有陛下从私库拨发的道理!”这日在丞相府中,苏彦看着从库房寻出一个雕镂四神温酒炉,搁在案上用心擦拭。

“你这话是赞同拨款精建三千卫的,那也没见你给夷安长公主说句话。”赵谨坐在下首烹茶,将茶晾清分给苏彦,“你给个暗示,我不就附和你了吗?”

“你后头附和我也不晚,只是别到时掉链子!”苏彦将巾怕搁在一旁,边调试温酒炉边道,“且不论这茬,年初交代你的事有眉目了吗?”

年初,便是江见月继位之初。

苏彦认为宣平侯府被屠一案,凶手并非长沙王穆平,遂暗里着赵谨细查。

“丞相有疑而不经廷尉,只私下用下官,想必是怀疑主谋出自世家。而如今的廷尉正是出身世家,许会有所惊动。下官猜得可对?”赵谨押了一口茶,笑道,“但是苏相不疑臣吗?臣也是世家子!”

苏彦晲他一眼,陪他一道打官腔,“本相不但知晓你是世家子,本相还知晓你为改回薛姓,没少和你叔父争执过!也没少赖在抱素楼不回府过!”

“初五早朝那几位反驳更改朝会的,可都同你叔父赵励交易匪浅。我在上头看到你急切模样,是不是恨不得堵上他们的嘴?”

赵谨无语叹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