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5(1 / 2)

加入书签

。您若有事,过后再问不迟。”站在最前排,主事的四位辅臣中,楚王章继侧首接过话来,对着上头的帝王牌位和少年储君拜了拜。

“臣之事,便是有关大行皇帝,可说是为我大行皇帝问话。先帝一生戎马,创下这份社稷江山,断不可被旁人匡了去!” 他微微一顿,挺直背脊向少年储君拱手道,“皇太女虽是先皇后嫡出,但众所知之,乃苏相门下学生,从小在苏相手中长大,尊其是师如父,可谓言听计从。”

江氏江山有被人诓去的可能,即将承江山的少主又对旁人言听计从,这话就差说一句,苏彦许会篡权夺位。

话到这处,殿中自起声响,淅淅索索,尚在自持的分寸和辅政大臣的目光中静下去。

偏宣平侯还在语不惊人死不休,对着苏彦继续道,“苏相乃苏门家主,又手握兵甲,若是动“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心,这大魏江山岂不是由您当家做主,怕无需多久便要改为苏姓了。”

满堂哗然。

这话太白太过了。既讽少年储君乃傀儡,又将雍凉寒门武将一派和长安世家一派的矛盾彻底翻到了台面上。诸人都觉得,当是宣平侯历经外孙薨逝夺权无望在前,女儿疯癫于后宫形同一废人在后,是故只想将局面搅乱,出一口浊气痛快!

但毕竟储君乃先帝立下,苏彦至今并未做出任何出格之事,若只以这般局势论,只能说莫须有,无稽之谈。且不说当年先帝举兵攻长安,苏彦作为世家子,乃是第一个襄助的。世家容不得如此污水泼面而来。

于是,安定侯陈章开了口,“宣平侯慎言,苏相心系社稷,朝野皆闻。譬如此往返兴势郡,奔波千里,去时乃为先帝,归来亦为新皇。不知何处有差,得您此话! ”

话语点到为止,世家群臣不再二话,却彼此眼风扫过,心中满意。

安定侯之语为苏彦辩白的同时,听来还维护了皇太女。然经宣平侯这般敞开一闹,他们原本多少蒙着一层薄纱看局的心,豁然发亮,已经无需再有人讲明,这女帝上位,苏彦当权,于世家而言,原是有利的。

小小女子对恩师“言听计从”。

片刻间,世家处个个都从容处之。而雍凉一派中,楚王章继恨不得堵上宣平侯的嘴,眼神剜过长沙王穆平。

若说宣平侯此番闹腾,只为宣泄恶气,他是不信的。毕竟唐氏一族并非无亲无故,尚有姨表族亲。这般犯忌,得罪苏氏乃至储君,当是有人在后面撺掇利诱,方有此一搏。

“何处有差?差错处,便是卫尉大人您所言之处。”宣平侯不疾不徐,目光从陈章转向苏彦,“苏相,敢问一句,您为陛下寻药,药呢?”

“臣未取得药,途中得信,先帝崩逝,遂急行军返回。”苏彦对殿上储君拱手道,“先帝已逝,得药无用,臣自然不会再以城池交换。”

他侧过身来,“不知这有何差错,还望宣平侯明示。”

? 如?您?访?问?的?网?阯?彂?抪?葉?不?是????????????n?????②????????????则?为?山???????点

“这自然无措,若是这等时候苏相还要以城池换之,岂不是做实了卖|国之实。寻常人都晓得的道理,苏相麒麟之才,自然懂得。臣要说的也不是这处。”宣平侯看了眼殿上少女,对苏彦道,“请问苏相,您行军速度几何?此番从长到兴势郡,乃需要几日?”

披麻戴孝的少女闻此话,拢在袖中的手蓦然一紧。

苏彦亦蹙了眉,似意识到什么,转而望向江见月,却只是滞了一瞬,依旧从容道,“臣此番虽是前往签订协议,以土换药。然为防万一,乃举兵甲而出,故而行军速度一日一百二十里。只因出征当日即遇风雪,故而速度减缓,一日不足八十里。”

殿堂之中私语之声再度响起,尤其是常年征伐领兵的楚梁二王亦变了脸色。只是梁王范霆自天子崩逝,便一直沉默消沉,这厢更是咬牙切切,眸中盈泪。

所有人都意识到问题了。

按照苏彦所言,即便一日行军权作八十里算,大行皇帝崩逝于十一月十六,此时他行军路程不足五百里。而十七日报信使者从长安出,单骑速度稍快,风雪天最快可达二百里一日,如此算,追上苏彦大军,仍需四日,也就是在十一月廿方才能将信送到苏彦手中。彼时就算苏彦轻装即刻返回,亦照二百里一日算,尚需四日,乃十一月廿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