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9(2 / 2)

加入书签

李世民默默点头:“爱卿所言极是,远方百姓民心未集,确实是朕之过。”

若左相谏言让诸臣感觉惊慌,新皇的态度确是让臣子们觉得惊悚,这世界上竟会有皇上如此谦和的接纳臣子的意见。

毕竟左丞就差指着皇帝的脑袋在骂骂咧咧了。

魏征表情不变,看不出来一点他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指着皇帝鼻子在骂骂咧咧,也毫不疑惑他家陛下的反应。

毕竟当年的他可是真趁陛下诏五品以上的官员上封事之机,同样是这样子指着陛下的鼻子进

谏。

当然,他家陛下的反应很合他心意。

陛下看完奏疏欣然接纳,说会闻过而改,列为屏障庶朝夕见,并录付史官使万世知君臣之义,最后甚至赐他黄金十斤、马二匹。「2」

魏征:习惯了习惯了,陛下听劝!

李世民:不习惯也得习惯,没事,朕会溺爱魏卿。

就是心中一边说要溺爱的李世民眼睛还是不自觉地看向房玄龄。

爱卿,你……不救救朕吗?

房玄龄回以眼神,似乎是用眼睛像李世民说:没事,陛下,您的玄龄会救你的!

魏征自然看到李世民那偶尔撇向旁边的眼神,但习惯就好,陛下的视线会回来的。

魏征自信道:“陛下常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欲视人如伤,爱民犹子,恤其勤劳。”

“但臣观咸阳周围的百姓生活却发现并非如此。”

魏征面露惆怅之色:“百姓白日所食之物是清可见底的米汤;肩膀是水担压出的红痕;手上是犁地所受的伤痕;居住的是雨水天气即踏的土墙茅草房。”

“臣与陛下商讨,竟还得知他们田地里产出的是贫瘠的麦穗;冬日所穿之衣是单薄不可挡风雪的粗布麻衣。”

“这还是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关中,更别说其他地方,可见陛下言语空泛,行动却无,百姓生活之疾苦从未改善过。”

“臣奏陛下对百姓行动不足之过,此乃三也。”

这过“错”说得在场的官员都想替他们陛下喊冤。

淳于越震惊地看着魏征,惊恐道:“陛下登基不过几天,你竟然就想立刻看到成就?”

这是什么恐怖发言??

魏征淡定回应:“祸福无门,唯人所召,陛下若能同周文之小心,追殷汤之罪己,勤而行之。对今时思而改之。自然可以使万物更新,改变臣现在的所见所闻。”「1」

“但肉眼可见,陛下并不能做到改变我的所见所闻,故而国家治乱,在于陛下一人而已。”

多扎心的发言啊,没有经历过魏征发言毒打的秦朝臣子们惊叹。

这是什么皇上罪己论?

他们看向上首的新皇,期望新皇反驳,但新皇面上虽有怅然但确实认同的!

李世民怎么不认同呢?

他的亲亲玄成所讲的这些话他熟悉极了。

这波进谏套路和狠辣发言不就是玄成上辈子进谏的《十渐不克终疏》。

该死啊,竟然现在才记起来,要知道当初这他早就看过很多遍了,他还把这谏言列为屏障,让自己朝夕见之,兼录付史官了呢!

嗯,当初是当着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员面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