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0(2 / 2)

加入书签

至少,为官数年,他们头一次见着新上任的长官,放着官衙不进,权柄不握,而是先往各郡县走一趟的。

这份畏惧,始终未曾消散。

谢渡又说了些什么。

半晌后,陈留郡守抹了抹额上的汗珠子?,忍不住感慨道:“刺史大人果真不俗。”

其他人纷纷应和,虽不敢说半句坏话,但畏惧之?意却?格外明显。

谢渡看着,一言不发。

唯独许益道:“谢大人此举,正合我意。”

其他人纷纷看向他。

许益淡淡道:“天下?百姓,苦懒政久矣,谢大人愿以亲身赴郡县,了解百姓民生,定策施治,乃我豫州百姓之?福。”

“豫州百姓富庶,豫州军便富庶,我自然欢喜。”

第65章 崔郎三年前,七夕

闻言,谢渡莞尔一笑,遂又正色道:“豫州百姓富庶,豫州军便富庶,许将军此言,可称为金科玉律。同样,豫州百姓安居乐业,诸位兢兢业业,克勤克俭,才有结果,有政绩。”

其?他人闻言,纷纷道:“谨遵刺史?大?人教诲,下官等必将克勤克俭,不敢懈怠。”

谢渡又笑了:“诸位能如此想,本官甚是?欣慰。今日初次见面,本官也有几句掏心窝子?的话?,想跟诸位聊一聊。”

话?毕,随从便已关上了门。

众人下意识正襟危坐,打点起精神。

现在,才算是?到?了刺史?大?人图穷匕见的时候。

谢渡端起茶杯,不紧不慢喝了一口,茶香入口清润。

他缓缓道:“我来豫州任刺史?,是?太后娘娘的意思,她老人家对豫州近年的情况,并不满意。”

他停顿了片刻。

几位郡守脸色皆是?一变,耐不住性子?问?:“这是?为何?”

谢渡叹了口气:“自诸位任郡守以?来,整个豫州,可曾做出什么卓然不群的成绩?是?给?朝廷纳粮多,还是?百姓口碑好??样样都?没有,太后如何满意?”

河南郡守庾巍不解道:“可是?别的州郡也是?如此啊,未曾听闻有大?的变动,怎的太后娘娘唯独对豫州不满?”

谢渡摇头?,似是?有些无奈,轻轻叹了口气:“别的州郡,如何与豫州相比?”

“豫州乃九州中心,既是?京畿护卫,又是?天下粮仓,更兼水陆通道,地位极为特殊,朝廷甚是?看重,先帝甚至还生过迁都?洛阳的心思,虽未成行,却一直盼着豫州能做出些成绩来。却没想到?,历任豫州刺史?都?平庸至此,没能使朝廷满意。”

“是?以?,太后娘娘才派遣我来此。”

“若无太后娘娘的旨意,我又怎么敢轻易处置一郡太守?

诸位郡守互相看着对方,一时间束手无措。

在他们?心里,谢渡的话?是?极为可信的。

一来,这位刺史?大?人乃太后亲侄,皇亲国戚,自然深得太后信任重用。

二来,如谢渡这般的世家子?弟出仕,大?都?先入中枢,以?谋高位,秉政中枢,断无先为地方长官,苦熬资历与政绩的道理。

三来,豫州之前的二位刺史?,回京后确实都?未曾担任要职。

因而?,谢渡担任豫州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