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7(1 / 2)

加入书签

这里面有李凡认识的像霍劲松,眼镜男和秘书小王, 也有李凡不认识的, 像哈工大的专家教授,他们分别是物理学, 材料科学,流体动力学以及电力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相关专业大拿,当然也包括沈工的老东家304兵工厂的技术骨干。

在满屋子炙热的目光里,沈工在身后黑板上写出会议主题:“研究方向。”

这事项目组成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目前项目组存在很大分歧的地方。

其实也就两个方向。

一个方向就是逆向推演。

支持这种观点的不在少数, 一百二十多名项目成员,有接近八十人举了手。

他们认为现在任务紧时间重,要想十二个月内见成果。

就必须放弃自主研究,通过对现有军舰的引擎推进器也就是燃气轮机进行拆解,对其内部进行细致研究再经过复刻,快速掌握设计架构从而打造出我们自己的推进器。

可沈工却不同意这种想法和做法。

归国前沈工曾经在加州理工学院船舶系任教,获得过船舶和物理学双博士学位, 所以他对于世界一流军舰的引擎, 知道的很多。

他说:“咱们这艘驱逐舰虽说先进, 那是相对咱们国家那些老古董而言的先进, 但它远远达不到世界级水平,要不然别人也不会卖给你。”

“这艘驱逐舰空载7000吨,满载7400吨,需要搭载五台燃气轮机火力全开,才能保证军舰时速上到30节。你们知不知道六耳联盟里的那些现役的军舰哪一艘不是万吨以上,但它们呢,只搭载了四台燃气轮机,都不需要火力全开,就能轻轻松松拉伸到33节,极限条件下更是能突破37节。”

“什么是差距,这就是差距。”

“你们现在要求什么复刻,就相当于考试对着一位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狂抄答案,哪怕你百分百全抄到了。你也依旧是个差生,永远不可能达到优秀。”

“下一次,试题条件再稍微改一改,说不定你们还都不会做了。”

“要想成为优秀,就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去消化,这才是唯一出路。”

“沈工,道理我们都懂,”一位穿着蓝色劳工服的中年男人起身驳斥道:“关键是现在时不我待,人家都已经在咱们家门口耀武扬威了,我们再不加把油,做出成绩来,他们说不定都敢拉屎撒尿了。”

另一位中年女性也点头补充道:“驱逐舰上的燃气轮机推力虽然不高,但总比我们现用的要好,这对于我们而言已经是进步了。我们不能要求一口就吃掉胖子。况且我们基础材料还不行,一些高强度高性能的合成钢完全依赖进口。”

“……”

沈书明呼气逐渐加重,脸色更是腾腾的开始上头。

站在他身边的秘书小王此刻故意地掩口咳了一声,小声伏低到他耳边,说:“沈工,别吵架别激动,对心脏不好。”说罢,小王从口袋里取出一盒小药瓶,放到桌上,又说:“实在要吵的话,你还是先吃两颗吧。”

上头的情绪被小王这么一打岔,舒缓了很多。趁着喝水吃药的功夫,沈书明将目光落向李凡。

李凡这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一直让他很迷。

原本数学模型推导那晚,自己只是单纯以为他在数学上很有天赋,对数字很敏感,不想他浪费。

可没想到他不禁经过自己的地狱式教学,还对船舶板块融会贯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