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0(1 / 2)
一截,打定主意,每日晨起也要和子孙一道练练。
张度向来圆滑,见裴雄跟个棒槌似的,恐首辅不悦,便道:“这个时辰过去,陛下定是会留饭的。”
“是啊是啊,陛下向来看重午膳,内膳房的红烧蹄髈做得不错,也不知今日能否一饱口福。”
……
几人一路猜测着菜色,到了地方,就见荣喜公公已经在那等着了。
“几位大人请移步偏殿,陛下命下官备了午膳。”荣喜公公道。
“有劳荣公公了。”
之前内侍省派监察使前往地方,配合户部推行商业新政,荣喜公公总领,时隔两年,新政已顺利推行,监察使全部召回,荣喜公公督查有功,如今已升为殿前公公。
荣喜虽是内监,若按品级,已是正五品。加之他是卫崇亲自带出来的,梁远几人在其擢升时,也是送了贺礼的。
想到卫崇,梁远心情十分复杂。当初卫崇专权,手握内侍省便叫人十分忌惮,彼时他还在想要如何将对方拉下马,谁能想到,人家不仅能权倾朝野,还能独宠后宫呢?
他们陛下,还真是不走寻常路啊。
午膳过后,几人移步内书房。
秦疏秦疏先是对几人的工作进行了嘉奖,之后便步入正题:“距离舅舅进京还有数月,兴盛街前礼亲王的宅子正好空着,工部这边修缮一番,作为国公府邸。”
工部尚书郭文渊请示:“陛下,不知规制几何?”
秦疏:“舅舅为我朝开疆扩土,封超品杜国公,岁俸七百两。”
众人的眼神顿时变了,尤其是裴雄,内阁诸臣之中,只有他一人是武将出身,武将想要晋升靠的是军功,凌国尚算太平,封侯之路几乎断绝。
宋国舅只是外戚,又是商户出身,若是没有这一遭,顶了天便是一等承恩公,为免外戚专权,凌国律法规定,外戚爵位只能世袭,不能罔替,如今宋国舅占了一岛,直接得封国公,无疑给武将指了一条明路,这让他如何不激动。
梁远等人也是各有思量,新的领土便意味着新的官缺,杜若岛的面积堪比三县,此前随卫崇前往杜若的大小官员二十有余,虽条件艰苦了些,却不失为一条晋升之路。
秦疏将众人的神色看在眼里,对这个效果十分满意,看大家都消化得差不多了,他转而说起另一件事:“我朝正是百废待兴之际,如今商税虽有所增加,于国于民依然是杯水车薪,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众人:“……”果然逃不掉。
“既然你们不说,那朕便开始点名了啊。”秦疏说这话的时候,眼睛是看着张度的。
张度认命出列,脑子都快转出浆水来,思考手底下哪些部门还清闲着,有创收的可能,“陛下,乐府中有乐者百二十人,舞者三百,可令其前往陶然坊表演,一者不至于荒废了训练,再者也可借此进行礼仪教化。”
秦疏微微颔首:“陶然坊不乏平民百姓,乐府歌舞未必能够深入民心,张爱卿回去与乐府令丞商议一番,歌舞之余亦可编排一些有趣的故事,唱念做打,如此也能添些趣味。”
张度之后,各部尚书一一出列,献言献策。
秦疏十分满意,看看,原来李继忠死捂着钱袋子不放,现在也学会开源了,竟然都敢向寺庙伸手了,果然人的能力都是逼出来的。
还有工部,原来在六部之中是垫底的存在,如今俨然是大凌国的钱耙子,陶然坊中六成的收益都来自工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