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3(2 / 2)
扭头自己走了。
杜从宜回去的路上问:“二哥今天看上什么了?”
赵诚提着灯笼,来安等人就跟在后面,他还在盘算今日放榜的事情,一边说:“他?没你想的那么复杂,他就是喜欢收集些东西,看上你那个机械发条了。”
那个东西,起初是杜从宜开始研究,后来赵诚根据她浅薄的基础上,自己加深,然后再由匠人们深加工,整个机械是他在杜从宜眼皮底下完成的,讲的有有据,杜从宜都毫无怀疑,她自己没说,但按照她的熟练程度,必定是从小就会,那么耳濡目染只能是家里有人从事机械这个行业。
赵诚觉得很多时候,她对人是没有什么防备心的。
杜从宜:“看上?你不也会吗?他不会?”
赵诚:“他起初是对我说的弩机感兴趣。只是后来看到那只傻鸟,就走不动了。”
杜从宜走了会儿,问:“你说,这个生意能不能做?”
赵诚:“不能。得不偿失。”
有些工艺,是比较敏感的,他是工男不假,但是很多时候,工艺是和自身匹配,他要是直接研究机械,可不是好事情。
他拒绝一切麻烦。
不在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不想掺合进浑水里。
杜从宜晚上回去就睡了,来复回来说是赵吉和章奎都有信给他。
章奎信中说:此次取第,东南籍贯学子占四成,关西和关东籍贯占四成,剩下的是河东河北籍的。康渤性命可安。
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官家到底是官家,让所有人都闭上嘴了。
因为这是官家钦点的枢密使杨公程等人主持的此次大考,而且这些人都是新党。
怪不得今日,汴京城只有热闹,没有闹事的。
旧党不是用东南籍贯的学子们的未来鼓动人闹事吗?*7.7.z.l
阳谋也是谋,决断也是断。
这位官家了不得。
赵诚甚至觉得,如果有其他儿子可以选,这位官家会毫不犹豫换掉东宫的。
可惜了。
赵吉在信中说,宫内今晚戒严,东宫尤为严格,官家今晚调了御营军守卫东宫。
赵诚看的眼皮直跳,父子俩不会真的打起来吧?
清门庭,是不可能的,东宫至今只有两个女儿。
这一脉延续都成问题。
等他回房间,杜从宜还没睡,正在东西,听见他回来,就说;“家里今天没送来消息,可见二姐夫没有中。”
赵诚:“等明日我出门去看看,问一问诚甫,要是有合适的外放,我告诉岳丈大人,让他直接通知二姐夫。”
杜从宜突然问:“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学的这么面面俱到的?”
赵诚听的笑起来,就那么看着她。
杜从宜换了措辞:“你从什么时候学会的,背着人做自己的事?瞒着府里的人,连枕边人都瞒着?你的钱哪来的?你有多少钱?自从上次给我一万贯,下次买我的画,又打算给我多少?”
赵诚转头看她:“瞒着?我瞒着你做什么了?”
杜从宜见他直气壮,口不择言:“你敢说你没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