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1 / 2)

加入书签

杜从宜争取:“我同惠安说了后,她弟弟正好就在前街,也是打零工,也同我们一道去。也是有个保障的意思。母亲这些时日要操劳大姐二姐还有三姐的亲事,我不在家,也让母亲清静些吧。”

她这个时机挑的很好,加上张娘子的忌日快到了,冯氏也就顺着说:“那到时候,让你父亲身边的福泉送你们去相国寺安顿好。”

杜从宜:“谢母亲。”

她的目的达到了,第二日上元节她连花灯都不准备去看了,一早起来收拾好行李,午饭后就辞别冯氏,跟着福泉一道去了相国寺。福泉是外院的总管,也是杜良镛的奶兄,送几人到了大相国寺,就说:“四姐这边安歇,我去处外面的事。”

相国寺别院里这个时节没人,屋子里阴冷。惠安惴惴不安,问:“这可怎么住人啊,冷得刺骨。”

不到晌午福泉处好就回府复命去了,来宝进来就说:“车子在外面等着,我们走吧。”

她们带的被褥好,其他的行李都带着走了。

惠安不安地问:“咱们这是要去哪里?”

杜从宜:“带你去赚钱。”

车子最后拐进观南楼后街的后门,隔壁院子里好了,来宝领着两人进去,小小的二楼院子,都已经准备妥当。连火盆都准备好了。

两人住在楼上,来宝住在前院。

傍晚时分,街上灯火已经亮了,站在二楼窗口还能看到外面高处的景象。

惠安提心吊胆了一天,最终是新鲜感战胜的规矩感,杜从宜就嘱咐来宝:“带她出门去看花灯吧,避着点府里的人。

来宝问:“你不出门吗?”

她拿起刻刀打量着,说:“我不出门了,你保护好她,她胆子小。”

等来宝和惠安走后,她开始工具,这幅画非常复杂,每一个人物,画的本身,款和裱也至关重要。

一楼的房间里点了很多灯,非常亮,杜从宜开始练习刻章,已经几年不碰这个了,但是从前的手艺还在,学国画就要学书法,继而学刻章……

真是逃不开的宿命。

等她这一方印章都快好了,听到后院有人敲门,她问了声:“谁?”

门外的答:“连颂。”

连颂还是一样骚包,居然领着几个女婢进来。

杜从宜开了门就转身先进去了,边走边问:“我要的东西准备好了吗?”

连颂跟着她进了房间,见灯火通明,好奇翻看她刻好的印章。

对她这个人真的了解,他这段时间几乎把她调查的清清楚楚,包括张娘子。

两人逃荒而来,被杜良镛救下,但始终没查到她们从哪里来,包括那个张娘子,两个人仿佛凭空出现的。

尽管没查清她的底细,连颂还是称赞:“好手艺。”

杜从宜不在意他的夸奖,只是问:“东西备齐了吗?”

连颂:“杜小娘子……”

“你叫我杜从宜。”

连颂也不纠结,继续说:“松蜡年份不够,熏纸应该不影响吧?”

杜从宜才不信他的鬼话:“好画自然好价钱,但存世的好画毕竟有限,只要够旧就好。”

连颂:“这次兹事体大,务必尽心竭力。这是第二部 分定金。这幅临摹画我也送来了。剩下的就交给你了。”

杜从宜先打开画看了眼尺寸,然后问:“最晚什么时候要?”

连颂:“那就看你最快什么时候能出来了。”

杜从宜:“最快,两个月。”

连颂:“那不行,太晚了。”

杜从宜:“那就一个半月,若不然这个单子我没法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