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范阳(2 / 2)
李顿时感动的说不出话来,半辈子了,以前想都不敢想,自己竟然可以外任封疆,要是李亨上去,他肯定走不了,父皇在世的时候,也是没门。
该!这个皇位就该是你的,你确实是弟兄们当中最为仁慈大度的。
大唐天子,非你莫属!
范阳,因在范水之北而得名,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故名范阳。
治所在幽州蓟县,大概就是北京往南一点点,蓟县和蓟州可不是一回事,蓟州在幽州东北,蓟州的首府是渔阳,这个渔阳才是后世的河北蓟县。
驻扎在蓟县的是静塞军,管兵16000人,战马500匹,这个地方再往东北,当下就不属于范阳的地盘了,而是平卢镇的平州,那里有卢龙军。
平州刺史为颜果卿,卢龙军兵马使是乌承恩,从与范阳的接壤之地开始,平卢就已经在跟范阳做切割了。
「安帅刚刚离境,卢龙军就动了,一点招呼都不打,这个李光弼到底想干什麽?」蓟州刺史薛嵩收到消息后,在州衙大发怒火。
当下的范阳,一个州,名义上权力最大的是刺史,而实际上权力最大的是驻军兵马使,当然了,这得看本州有没有军镇,如果没有,还是刺史大。
但是蓟州有啊,静塞军兵马使,史萃干,也就是史思明这小子。
史萃干听了薛嵩的牢骚,也是无奈,李光弼跟范阳对着干,已经是明摆着的了,乌承恩调动卢龙军北上,这是要去干契丹,而且是趁着安帅与契丹阻午可汗迪组里在双方边境会面之后,才调兵的。
也就是说,不管安帅跟契丹谈的如何,李光弼都不认,你谈完我就打,契丹反而会认为安禄山失信。
只听史萃干叹息一声,道:
「李光弼是领了旨意的,他怎麽干,我们管不了,朝廷也是嫌咱们这边不够乱,故意派了一个添乱的。」
他这个人,起家于乌知义手下,乌知义是谁呢?以前的平卢兵马使,乌承恩和乌承耻的爹,本是河西羌族出身,与盖嘉运手下的大斗军使乌怀愿这是一家,
因为作战勇猛被调入范阳,如今已经是河北地区根深蒂固的本土军阀之一。
李瑁宽赦乌承恩,一来是给裴宽面子,再者,这个人确实有大用,在平卢一带极为有势力。
乌家对史萃干是有恩的,所以当安禄山打算对付乌家的时候,史萃干一开始也是反对的,但是没用,当时范阳张守系一致认为乌家投靠裴宽,已经是叛徒了,当了走狗就靠不住,所以他的劝说,也没有起到作用。
至于这位蓟州刺史薛嵩,来头就大了。
张守的上一任范阳节度使,是薛楚玉,薛仁贵的孙子,而薛嵩就是薛楚玉的长子,这个人在历史上,跟着安禄山一块造反了。
瞧见了没,安史之乱,并不只是一帮胡人,里面的汉将汉臣其实占了将近一半。
历史记载薛嵩造反是因为家族受到排挤,他本身也被朝廷压制,上升无望,
这才跟了安禄山。
没错,像他这样的出身,抱负一定是在长安,回不了长安,肯定不爽。
但是呢,薛嵩跟有一家人关系非常不错,那就是郭知运家族,也就是李瑁幕僚郭英义兄弟几个,因为他们两边的爹,以前关系非常铁,而且郭知运的长子郭英杰,就是被薛楚玉派出去打契丹阵亡的,所以老薛家有一份愧疚在内。
总之,大唐所有地方的官员之间,关系都是错综复杂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打打打,就知道打,契丹要是那麽好打,也不会盘踞在我大唐边境百年之久,」薛嵩愤慨道:
「仗着御吐蕃之功,就不知道自己是老几了,被盖嘉运给踢出赤水军,跑这避难来就老实点,单靠平卢就想打契丹,我看他怎麽输。」
史萃干闻言一:「话可不是这麽说的,他这麽一动手,我们若作壁上观,
朝廷必然问罪,人家是算准了咱们一定会策应,才敢不打这个招呼。」
「不策应他,能如何呢?他又没打招呼,败了跟咱们也没关系,」薛嵩怒道他现在气性大的很,跟着他爹来了范阳之后,就在这扎根了,十四年没离开,无数次托关系走门路想要调走,朝廷都压着,还反过来称赞他是治理能臣。
我特麽要是治理能臣,每年大考给我的都是中中?恶心我呢?
大考分九等,前四等有奖励,第五等中中,不奖不罚,后四等惩罚,也就是说,他每年都是压线,不升也不降,明摆着朝廷要将他钉死在这。
对于一个山西人来说,十几年回不了家,火气可想而知。
史萃干摇头叹道:
「你就别发牢骚了,陛下继位不过一年有馀,他老人是什麽脾气,现在咱们还都不知道呢,这个关头,安帅也需谨慎再谨慎,等着吧,等安帅回来,看他是什麽意思。」
「安胖子龟缩成性,胆小怯弱,」薛嵩冷哼道:
「如今被人家摆了一道,我看他的脸面往哪搁。」
安禄山毕竟上任不久,而且他能出任范阳,其实是背后的张守系全力拥护,推举他出来当话事人的,因此当下河北各大派系当中,不少人并没有给予安禄山足够的尊重。
你是董事长,我还是股东呢。
这时候,外面有信使来,安禄山已经紧急返回范阳蓟县,召史萃干前往商议军事,但是没有叫上薛嵩。
史萃干缓缓起身:
「等我消息吧,真是麻烦一桩接着一桩,走了个裴宽,来了一个李光弼,朝廷是不想让我们过安心日子啊。」
薛嵩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而与此同时,李光弼调遣平卢镇共计一万两千兵马,兵分三路,已经开赴契丹边境。
他当然不指望靠着一万多人就能灭了契丹,而是在试探范阳的反应。
范阳如果不动,他也只能是小打小闹,打一仗就撤,权当是摆明朝廷态度,
与契丹正式撕破脸了。
他跟契丹翻脸,就意味着契丹跟安禄山也翻脸了,其实就是拖范阳下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