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4章 这是一个开始(2 / 2)

加入书签

总之,刘悝成为皇帝的事情就这样被确定了,他的皇位和皇统正式确立,东汉帝国随之进入了新的纪元。

而那之后的事情,就和刘悝没有太大的关系了。

因为接下来的封赏丶罢黜环节,都是袁逢和袁树做出的决定。

以袁逢手握雒阳控制权的强制力和刘悝天子的名义,袁氏门生故吏丶一心会集团与合作者团体这三大派系得到了政变成功之后最甜美的果实。

他们充分享受到了这份荣光。

尤其是袁树麾下团体,最开始,这个团体的身份是最低下的,平均年龄也是最小的,几乎没有多少人有官身,都是白身,最多有一个袁树门生的名号。

但是这一波封赏下来,不单单参与进来的六千馀人都得到了钱财丶绢布的赏赐,一个个摇身一变都成了小富翁,还有六百多人得到了高低不一的官身,成功获得了官职。

他们当中有人获得了朝廷部门的办事官员职位,有人得到了地方官府的正职丶副职,也有人获得了中层丶基层的军官职位。

从雒阳朝廷部门到中央军队体系,从地方郡府到县府,反正只要是有空缺的位置,只要是能安插进入的地方,袁树都竭尽所能把自己麾下的核心人员们给安插了进去。

尤其是在豫州丶兖州丶青州丶徐州和冀州这中原核心区域,袁树都在竭尽所能的安插自己的人,使地方上遍布自己的势力,又以一心会集体意志为纽带将其连接在一起,试图创造出一个巨大的一心会权力网络。

这就是他经营天下丶改变天下的开始。

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袁树的诺言也兑现了。

他说过,这份荣光他不会一个人独享,他会让大家跟着他一起享受荣光,他会把自己得到的都分润给大家,让大家跟着他一起获得他们应该得到的东西。

所以立下功劳的部下们的确人人都享受到了荣光,只不过受限于他们的资历与年龄,他们没有办法一步登天获得很高的职位。

这次封赏中,除了袁树之外,收获最大的卢植获得了城门校尉的职位,这个职位是两千石。

然后是廉达,获得了城门校尉司马的职位,一千石。

接着是贾诩,尚书令,一千石。

程立,尚书仆射,八百石。

整体来说,袁树身边的部下们只有少部分人得到了一千石和一千石以上的职位,绝大部分人所得到的官职的等级都没有超过六百石。

尽管如此,大部分人还是由衷的感激袁树兑现了他的诺言。

因为按照他们的出身来说,他们这一辈子很有可能连个吏员都做不了。

整个东汉帝国只有七千多名官员的编制,还有十馀万吏员编制。

吏员且不说,官员编制那是实实在在的一个萝卜一个坑,在帝国财政走下坡路的情况下,只会减少,难以增加。

且这些珍贵的官员编制基本上都被高门士族和朝廷权贵们包圆儿了,几乎不对外开放,别说普通百姓,就算是一方豪强想要混一个官职,那都是难上加难。

对于这些跟着袁树冲锋陷阵的人们来说,这是不可能跨越的鸿沟,就算参军,侥幸取得了很大的战功,或许也只能捞个小官当当,然后很快就失势。

就好像是曾经的刘备,依靠与黄巾军作战的战功,以白身得到了一个县尉的职位,但是也很快就失去了这个职位。

因为他没有行贿,他没有按照这个王朝的既定规则来玩,这对于一个没有背景的人来说是致命的。

可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他们选择了一个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掌控这个规则的人,跟随他,为他效劳,向他效忠,并且跟着他一起立下了功勋。

然后他们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跨越了自己的阶层,完成了他们曾经想都不敢想的阶层飞跃。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