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2章 看人真准!(4K)(1 / 2)

加入书签

第232章 看人真准!(4K)

「赵主管这个问题问得好。」

陈景乐淡然一笑。

赵主管闻言顿时头皮发麻,回想刚才周经理的下场,顿时暗暗后悔。

自己该不会也要被当做反面典型吧?

而刚才羞得无地自容的周经理,看到有第二个人出头,可算心生宽慰了。

好兄弟,谢谢你!

陈景乐环视众人,说:「估计在座各位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疑惑。和农村农民深度绑定,就意味着要继续往里面砸钱,砸更多的钱,对一家民企来说,值得吗?」

「值不值得,这个主要看个人。有的人觉得白花花的银子发给穷人,简直造;有的人觉得一家富不如千家富。这都是个人选择,怎麽选都可以。」

「然而,站在贵司的角度,在当下这种环境,在大资本要进来抢食的情况下,想要稳住基本盘,想要抵御外来风险,想要继续扩张做大做强,就不能只在需要农民的时候想到农民!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农民也不是傻子。」

「而稳住基本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发钱!把钱发到有需要的人手里!短期内公司看似支出多了,但并不是没有收益,而是收获了人心,收获了口碑。这就是常说的,看些帐不能只算表面。」

「推己及人,假如贵司每个月给在座各位发的工资是两千,遇到困难了,才说希望员工能和公司共济难关,我想恐怕没几个人乐意。反观在座各位工资都是两三万,我觉得应该没有谁希望看到公司倒闭。」

「有些支出是没必要,有些支出是可以,有些支出是必须!在座各位思考问题的时候,麻烦从多个角度出发,多个方面考虑,并不是说替公司省钱就是好事,省出来的钱用在哪,才是关键。」

「新一轮的圈地,是危机,也是挑战,是风险,也是机遇,关键在于站在十字路口如何选择。上面动,下面就应该跟着动,别上面动你不动,到头来跟不上队伍,最后被放上餐桌,就不是砸不砸钱的问题了。」

「资本下乡于乡村振兴而言,其核心矛盾在于资本逐利性与乡村公共利益的平衡,上面要实现的是「资本赋能」,而非「资本掠夺』。贵司的体量放在江北不算小,全省范围也够得上名次,但是放到全国范围就有点不够看了。因此不要试图与大势对抗,顺应大势,响应号召,才是正确选择。」

「我很期待鸿启成为全国行业龙头的一天。

陈景乐的演讲技能虽然等级不高,但作用还是有的。

看台下众人表情,就知道他们都听进去了,特别是说到「全国行业龙头」时,一个个眼神火热。

要是继续练习,假日时日,未必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一呼百应。

嘶~

蒜鸟蒜鸟。

陈景乐在又一轮的隆重掌声中退场。

这一次显然比刚才要热烈得多。

离开会议室,又回到接待室坐一会儿,等李启光开完会了,秘书陈辉才过来请他到李启光办公室。

推门进去。

陈景乐看到墙上挂着自己写的几幅书法作品,表情有点异样,不过未来岳父都没说什麽,他便装作没看见。

拉椅落座,陈辉湖好茶便识趣地退了出去。

「感觉怎麽样?」李启光问他。

陈景乐呵呵一笑:「您指哪方面?」

「刚才的讲课。」

「挺爽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既满足了我好为人师的想法,又完成了您交代的任务。」陈景乐点头。

李启光抬眼皮看他:「那以后多来几次?」

陈景乐一滞,连忙摆手:「我看就没有这个必要了吧?开会讲课这种事,多了会打乱公司运行节奏,不如让他们把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地方。」

李启光轻笑:「我倒觉得听你讲课,比他们瞎忙活要好。」

陈景乐呵呵一笑,不接话。

李启光话题一转:「感觉你刚才在上面讲的,还是有所保留。」

他目光看着陈景乐,眼神颇具压迫力。

陈景乐端起茶杯抿一口:「有些话,觉得不太适合在那麽多人面前讲,就没讲。」

「现在可以?」李启光问。

陈景乐扯扯嘴角:「您要是不嫌我讲得粗浅的话,我是无所谓。」

「那就随便讲讲。」李启光往椅背上一靠。

陈景乐斟酌着开口:「我在会议室讲的,基本都是企业外部矛盾,而企业内部矛盾,并没有提太多。加上我本身对企业管理不算精通,就不好班门弄斧,省得给您丢人。既然您要听,那我把我原先整理的资料说说,您给提点提点。」

李启光点点头,示意继续。

于是陈景乐便开始说:「我觉得企业的核心始终是人,矛盾也是围绕人来产生以及解决的。」

「任你各种管理办法吹得天花乱坠,什麽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战略丶高效的组织结构丶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丶良好的沟通协调丶持续改进和创新,以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等,都离不开人这一核心。」

「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获得需要的结果,不行就换!这就是一家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

「而乡土社会的现代化,不是摧毁,应该是转化。要在原来的经营理念基础上,适当添加一些时代需要的东西,公司上下都需要围绕这些新东西做出改变。

这是一个新的适应过程,适应不了就只能淘汰。如此反覆循环,企业才能保持活力与竞争力。」

李启光点头:「是这麽个道理,没有人天生就会什麽,都是放上去,能胜任就留下,不能就换掉。」

陈景乐笑呵呵:「刚才会上提问的那两位,不会被解雇吧?」

李启光警了他一眼:「不至于,又不是什麽致命错误,看在他们工作勤勉的份上,机会还是要给的。」

「我想也是。」

陈景乐附和一句。

他对所谓的大公司高管们,没有什麽滤镜,很多人都觉得进了大公司的人有多了不起,其实不然。

诚然很多人在他们擅长的领域很厉害,但滥等充数者也不少,真正负责干活的,大多都是基层。

像某最高效组织里头,都有一堆吃乾饭混日子的,更别说普通企业。

李启光看着他:「我给你弄了个公司战略发展顾问的头衔。」

陈景乐摇头:「别了吧,我这个人比较懒散,不喜欢上班。」

李启光:「一年100万,不用来打卡。」

陈景乐脸色一正,不好意思笑笑:「呢,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时间。」

李启光:「200万。」

陈景乐露出一个「看人真准」表情:「有需要您尽管吩咐!」

李启光撇撇嘴,这小子变脸本事怕是师从川剧大师。

真不能说陈景乐没出息。

200万一年呢!

偶尔来给人讲讲课就能拿200万,试问有几个人能做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