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人性剖析(2 / 2)
两人下车敲门,李书兰在。
「姐?」
外界的事情李书兰并不清楚,只知道杜伦重新开始调查幽灵兰失踪,她在等结果。
这些年她和汪慧君的关系还算不错,到底是汪田丰认下的乾女儿,彼此也算姐妹了,虽不如亲的,但总比外人强很多,值得信任。
汪慧君没说话,直接进了院子。
「杜警官,怎麽了?」看出汪慧君情绪不对,李书兰奇怪。
杜伦叹了口气,将袁彬和汪田丰的事情大概说了一遍,案件已经侦破,李书兰作为当事人之一有权利知晓。
听到是袁彬杀了汪田丰,李书兰惊的目瞪口呆,嘴巴张的都能放下一个鸡蛋,傻愣愣站在原地很久都没有回过神来。
这个消息,对她来说冲击力实在太大,落差也太大。
本来只是想找到丢失幽灵兰的下落,怎麽会阴差阳错扯出如此离谱的事情??
「好好安慰安慰你姐吧,如果遇到困难,随时给我打电话。」
不等李书兰说什麽,杜伦告辞离开并关上了大门。
返回车内,杜伦没有马上离开,熟悉的龙堂村让他此刻感慨颇多,谁也不会想到,当年眼皮底下竟然隐藏了两起血案。
其实是有机会早点发现端倪的,说到底还是自己不够重视,一度认为李书兰很有可能在撒谎。
这是经验和能力的欠缺,对刑事案件的敏感度不够。
吃一堑长一智,日后万不可再犯相同的错误。
自我反思后,杜伦发动汽车准备回市局,此刻李书兰家里突然传出吵闹声,
他以为听错了又仔细听了听,确定真的是争吵。
「怎麽还吵起来了?」
杜伦疑惑不解下车来到门口,近距离下听的更清楚了。
「用你多管闲事吗?!如果不是你,我怎麽会知道是袁彬杀了我爸!!」这是汪慧君的声音。
李书兰愣然无比:「姐你什麽意思?咱爸的东西丢了我当然要找啊!」
汪慧君:「别咱咱的!那是我爸!要不是你多管闲事,什麽都不会发生!」
李书兰被汪慧君的奇逻辑整不会了,憋了半天才开口:「姐你—-袁彬杀了咱爸是事实,就算没有我,事实就不存在了吗?」
汪慧君:「但我宁愿不知道!我和袁彬很幸福,不知道就可以幸福一辈子!
!」
李书兰愤怒:「你想让咱爸白死??」
汪慧君:「我说了别咱咱的,那是我爸!」
杜伦趴在门口听了一会,最终没有选择进门,静观其变。
清官难断家务事。
李书兰是对的,但站在汪慧君的角度,不知也的确是一种幸福。
知道了,袁彬就是畜生,不知道,袁彬就是好丈夫。
很矛盾。
以汪慧君此刻的状态,她只能将负面情绪发泄到李书兰身上。
真相对某些人来说是执念和解脱,但对某些人来说,却是极大的负担和压力显然,知道真相的汪慧君此生都无法释怀,还不如不知道呢,这就是她发泄的逻辑点。
相应的,李书兰也无法理解,为什麽汪慧君会允许杀害父亲的凶手逍遥法外。
两人吵了很久后声音停止,汪慧君开门愤怒离去,断绝了和李书兰的关系。
藏在拐角的杜伦望着汪慧君离去的背影,内心对人性有了新的理解。
正常逻辑,他以为汪慧君会感谢李书兰的付出,但结果是错误的。
汪慧君并不感谢李书兰为父亲做的一切,她只恨李书兰乱管闲事,导致警方残忍揭开真相毁掉了自己的家庭。
不知李书兰现在是什麽心情,她明明没有做错。
「这就是刑警的工作日常了——要练就铁打的心态。」
杜伦等了一会不见李书兰出来,便上车离开。
在袁彬移送看守所后,特案组五人完成任务准备离开滨城,临走前根据陈益的交代见了市局领导,以巡视员的身份传达案后意见。
案子破了抓了袁彬就完了吗?当然不是。
三个单位需要问责。
龙堂派出所,辖区分局,海洋局。
不论因为嫌疑人的作案手段完美还是能力的不足,疏忽了就是疏忽了,明明是凶杀却当成了意外处理,相关负责人难辞其咎。
海洋局那边不在陈益的职责范围内,但他会亲自打电话交涉,让对方知道有这回事。
不是为了惩罚,是为了警醒和增加经验,防止未来再犯相同错误。
几天后的晚上,陈益请特案组全体吃饭,算是庆贺案件的顺利侦破,效率还是非常高的。
当然,这也不仅仅是特案组的功劳,若非杜伦的前置调查收获了大量线索,
特案组也不可能在第一天就锁定嫌疑人。
「杜伦说,汪慧君和李书兰大吵了一架,骂她多管闲事揭开真相。」秦飞提起了这件事。
大家对汪慧君的行为有着不同的看法。
作为受害者家属,无知是福,但同样作为受害者的女儿,追求真相更是一种责任,不能让亲生父亲枉死。
「自私心态。」说话的是腾大斌,「她只看到了自己未来惨痛的人生,却弱化了汪田丰的死丶弱化了袁彬的恶。」
几人点头表示同意,程汉君道:「她以为不知就能幸福,但常年和一个杀人犯生活在一起是非常危险的,袁彬已经杀了两个,难保不会有第三个。」
杀人这种事只要开了头,后面就简单了,法律规定杀人是重罪的原因之一,
就是预防杀人者继续杀人,而不仅仅是惩罚。
陈益没有参与话题讨论,作为倾听者保持了沉默。
「人性是最经不起切割的标本。」此时苏盈突然开口,说了一句难懂的话,
继而抛出自己的想法,「汪慧君现在最恨的,其实是自己。」
陈益看向苏盈,果然还是女人的思维更加细腻。
秦飞道:「苏法医指的是如果汪慧君当年没有和袁彬在一起,后来的事情便不会发生。」
苏盈微微点头:「她不想承认这一点,或者强迫自己忽略这一点,只能将怒火发泄到李书兰身上。」
几人沉默了。
人性是复杂的,很难去剖析,不过苏盈所提倒是最符合事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