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0章 嘉靖年间的兵部尚书,毛伯温(1 / 2)

加入书签

猫将军紧紧锁定化作邪祟的王寺,手中长剑挽出一个剑花,周身气势陡然攀升,带着凛冽的杀意,毫不犹豫地朝着王寺刺去。

王寺见状,怪叫一声,转身便准备逃窜,那透明的身躯如同一道青烟,急速朝着门口飘去。

然而,就在王寺刚飘到门口的时候,一只修长的手从黑暗中探出,如同一把铁钳般掐住了它的脑袋。

王寺拚命挣扎,身体疯狂扭动,发出尖锐刺耳的嘶吼声。

紧接着,王寺的脑袋处爆发出一股熊熊火光,火光中,王寺的身形慢慢被火焰焚尽,痛苦的哀嚎声在走廊中回荡。

猫将军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一滞,心中顿时警惕起来,双眼紧紧盯着那火光,手中长剑微微扬起。

随着火光逐渐散去,一个熟悉的身影缓缓浮现,正是林清歌和林若雪。

猫将军看清来人後,紧绷的身体瞬间放松下来,原本扬起的长剑也缓缓垂下,它微微欠身说道:“林大人丶林夫人。”

“毛大人,倒是许久不见了。” 林清歌看着猫将军,也就是毛伯温,脸上挂着笑意说道。

“你们认识?” 哪咤瞧着两人,满是好奇地问道。

“算是同僚。” 林清歌笑着回应。

随即,他转身面向众人,娓娓道来:“这位安南猫将军,原名毛伯温,出身於仕宦世家。

其祖父毛超曾任奉直大夫丶兵部武选员外郎,父亲毛荣乃是举人,任职於浙江布政司。

明朝弘治初年,毛伯温游历至广东省惠州府博罗县主簿丁震家中。

丁震对毛伯温一见之下,极为赏识,便收留了他,还供他读书长达三年。

二十五岁时,毛伯温中了举人,之後又考取进士,担任绍兴府推官。

他断案极为详慎公正,郡人都尊称他为毛青天。

嘉靖十五年,礼部尚书夏言上疏,称安南长久以来未行朝贡之礼,应当派兵征伐。

彼时,安南世孙黎宁派遣使䭾前来控诉莫登庸弑逆之事,请求朝廷兴兵为其复仇。

廷臣推荐毛伯温为右都御史,与咸宁侯仇鸾一同筹备军事,待命出征。

然而,因毛伯温父亲去世,他请求在家服丧,朝廷未予批准。

直到嘉靖十八年,鉴於莫登庸反覆无常,毛伯温奉命南征。

当时,朝廷授予他极大权力,文武三品以下官军,若有不服从命令䭾,皆可按军令处置。

明世宗还亲自赋诗《送毛伯温》,为其壮行。

毛伯温一抵达广西,便迅速与广西总督张经丶总兵官安远侯柳珣丶参政翁万达丶张岳等人商议,调集两广丶八闽丶湖北等地的狼土官兵共计十二万五千馀人,兵分三路进驻安南。

毛伯温向安南臣民发布公告,声明只讨伐莫登庸父子的罪行,其馀人一概不予追究。

同时规定,郡县官吏若前来归降,便将其所辖之地授予他们,还悬赏巨额奖金,通缉捉拿莫登庸父子。

莫登庸听闻后十分恐惧,在大军压境的形势下,於嘉靖二十年,率领侄子莫文明以及酋首阮如桂等四十馀人,用绳子系住脖颈,光着脚,跪地爬行,进㣉镇南关呈递降表。

毛伯温接受了安南的行政区域图和赋税表册,并且返还了钦州四峒之地,暂时让莫登庸返回安南听候命令。

之後,毛伯温上疏朝廷,建议宽恕接纳莫登庸,削去其旧有爵位,酌情授予新的官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