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43 章 太宗上位计【十五】(1 / 2)

加入书签

【虽然我们总说盛世大唐,又因为贞观之治过早的出现而对于唐朝有一种谜之错觉,仿佛自这个王朝诞生之日起的那一天,就注定恢弘。

然而,隋末的叛乱实则一举将华夏大地踹回了南北朝时期的纷乱之中,在此之前由于不做人的隋炀帝的挥霍,导致““黄河之北,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掬为茂草”,可以说是百姓困穷,财力俱竭的天糊开局。

比起汉朝的开局,也就勉强好上一点,但不多,好上的那一点搞不好靠的还是一千年来发展的生产力水平。】

汉朝皇帝:……

有没有人为他们发声。

生的年代早不是为了给你们做对比用的啊。

刘恒等人更是一口梗住。

知道了,知道了,在努力赚钱了,不要再提汉朝很穷这个事实了。

【李渊当皇帝的时候,虽然也不能说约等于无,毕竟多少还是干了点人事,靠着一双儿女基本推平了天下,又重新颁布了均田令和以绢代役的赋役令,初步开启了休养生息的又一次历史进程。

不过效果嘛,就泛善可陈了。

武德年间,民间的大部分地区仍旧是城郭空虚,道路萧条。学界普遍认可,唐王朝社会经济的恢复与王朝真正的巩固,发生于唐太宗治下的贞观时期。

合着二凤真就一代人干两代人的活呗。】

李渊虽然已经放弃从天幕的口中听到任何关于自己的任何褒奖。

但是骤然听到天幕如此阴阳怪气,还是忍不住在心中为自己辩驳。

你自己不也说了吗,李世民武德九年就要政变上位了,那他才当了几年皇帝啊,哪有这么快出成效。

反正无论如何,他都是不会承认自己技不如人的。

还有……

你这个天幕什么意思,借机夸李世民就算了,还嫌弃他辛苦,干的活多?

内涵谁呢!过分!

【毕竟在唐太宗即位之初,霜旱为灾,米谷踊贵,自京师至河东等地,百姓饥馑,一匹绢才能换得一斗米,导致百姓为了生存,只得东西逐食。

外又有突厥侵扰,边疆州县骚然。

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天灾人祸。

然而,等到贞观三年之时,便已关中丰熟。待到贞观四年,更是得以一见突厥可汗于长安跳舞这一千年难得一遇的奇景。

不过三四年的光景,唐帝国已然踏上了新的征程。】

李渊觉得自己脸有点痛呢。

方才还为自己找补理由说是因为时间不够,结果竟然李世民也只花了三四年时间,他早该想起来的,天幕之前分明提过贞观四年突厥被灭的事,不过方才情绪太过激动,一时之间竟然完全忘却了这回事。

李世民矜持地抿了抿嘴,虽然心底很骄傲,但是要稳住。

这些事情有什么好骄傲的呢,不过是不夺农时,让那些昔年流落在外的流民可以回归故乡,重拾农桑罢了。

算算时间(),第一波收获的时间可不就该是在贞观三年左右嘛。

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但是听着身边群臣的恭贺之声?()?[()]『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还是很高兴就是了。

【除了解决隋末战乱的遗留问题,唐太宗还得负责解决李渊负面政策带来的一些连带问题,譬如说李渊为了拉拢那些趁着天下大乱割据州县的“地头蛇”们而大量增设的州县和州县官职,导致唐太宗即位之时竟然一度出现了民少吏多的尴尬局面。

既然是弊端,那就改掉。

于是唐太宗果断大并州县,精简官员。

看着削减后的官员数量,二凤表示很满意。

“官在得人,不在员多”——来自唐朝集团董事长的金玉良言。不知道饱受冗官问题的宋朝读书人看了这么多书,怎么就没看到这句话呢?

哦,因为你自己就是靠荫补做的冗官啊,那没事了。】

李世民至今仍旧觉得自己的这个观念没有任何问题。

毕竟朝廷之中也就这么多事,要这么多官员做什么?还嫌现在的朝堂不够拥挤吵闹吗?

再多来一点,大家观念各不相同,岂不是要浪费更多的时间在达成共识之上。

官员在精不在多,若是善于政务者,虽然少,但也足够了,若是本就不善政务,他就是请上再多来,也没有用。

被cue的宋朝读书人:???

这能忍?

这天幕岂不是在内涵他们读书少?

《贞观政要》之中的话,他们如何可能没有读过?只是这话跟自己的利益相冲突,自然就要当作没有看到咯,非但要当作没有看到,若有人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还得奋起反抗呢。

再说了,本朝的冗官跟唐朝的根源可大不一样,岂可相提并论。

【不过也是,宋朝睁眼瞎的文人也不是这一回两回了,懂你们灵活的下限。

毕竟咱二凤是一个对一切问题都喜欢留下自己的评论,经常因为话太多而出现起居郎奋笔疾书也写不完的社畜悲惨上班境遇一览。

譬如对于战争问题,二凤同志便在自己为太子李治编写的《帝范》之中做了一番评论,不应好战,好战则人凋,但也绝不能忘战,忘战则人殆。

因此兵甲不能全除,但也绝不能常用。

估计宋朝文人引用典故的时候可能就节选使用了吧,俗话说的好吗,“断章取义”,选自“不要断章取义”。

不对,宋朝兵甲挺备的,就是没什么战斗力就是了,跟全除竟然殊途同归了。】

原本准备了一肚子话想要反驳天幕,不知道天幕缘何要对他大宋的文人如此刻薄。

又想起了数日之前那次天幕之中他宋朝之后的举措,顿时感觉自己好像被周遭的百姓狠狠地剜了一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