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41 章 太宗上位计【十三】(2 / 2)

加入书签

他就说嘛,他出身于贵族之家,自小天资聪颖,又能得雀屏中选,一直以来也素为众人所追捧,他也一向自诩自己是一方豪杰,怎么到了天幕的口中他就显得如此无能?

看来这一波是欲扬先抑了。

李渊顿时理了理自己的衣服,翘首以待天幕夸赞自己的长处。

【那不是还有个女儿嘛。要我说,李渊是真的挺会生的,可能是他有比较优良的隐形基因吧。

有一说一,真正为国生子的,怎么能说是人汉景帝呢,我觉得这个称号送给李渊才更加恰当呢。

平阳昭公主,这位为了策应父亲晋阳起兵而广聚关中豪杰,建立起了一支赫赫威名的“娘子军”的公主,在平定天下之时与李世民一起会师渭河北岸,共同击破长安,可以说是胆略过人。

是中国封建帝制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军礼下葬的公主,死生哀荣。

然而,这样优秀的一位公主却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甚至连自己的小名都没有留下,也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李渊:???

关于他的表扬呢?

就宁可夸平阳也懒得说他一句好是吗?

他堂堂大唐之开国皇帝,竟然要被人说是“为国生子”?还用如此不阴不阳的语气,到底还有没有天理可言了?

武德年间尚未去世的平阳公主自然也看到了这天幕。

虽然女子在史册之中确实难以留名,但经天幕如此一说,她竟也深感遗憾。

她自诩自己的见识才干并不逊色于寻常男子,在青史之上留个名,也应当不算是什么过分的要求吧。

不过……

她也有许久没有上过战场了。

平阳公主深深叹了口气。

【话说回来,搞定外患之后,二凤同志便进入了人生之中第二个重要副本,也即朝堂夺嫡篇,不过这个副本持续的时间并不算太久。

实际上,唐初政权交替最终会导致兵戎相见,血染宫闱,李渊绝对是要付很大责任的。

一方面,自己没能力搞定复杂的战场局面,需要精才绝艳的二儿子出色的军事才能为自己涤荡四方,只好不停地加官进爵以彰功德,另一方面,他却并不愿意将太子之位传给李世民,甚至在忽悠李世民平定杨文干谋反的时候还给人画大饼,说事成之后必定会许给李世民之太子之位。

结果嘛,事成了,他又反悔了,继续醉心于玩弄自己所谓的“平衡之术”,还以为自己玩得十分精巧呢。

这不是就妥妥的不给马儿吃草,还想让马儿跑吗?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

没错,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

你二儿子军中威望已然如此之足,再加上还给人封了这么多官职,这不引起皇位之争才有鬼吧?

说不定真顺理成章地将皇位传给二儿子,不仅能免了一场宫闱之乱,操作极限一点,搞不好还能保住大儿子的命呢。

李世民:!!!

没错!他阿耶就是只想让马儿跑,不给马儿吃草!

真是让人大为恼火。

【最后还导致了玄武门之变这样的宫廷喋血政变,开启了有唐一朝“兄友弟恭”的光辉历史,害我们二凤陛下平白多了如此一个黑点,真是过分呢,毕竟政权原本可以平稳过渡的嘛。

后世的文人还进行二创,搞出了什么“跪而吮上乳”这种东西,难道不都是拜李渊所赐吗?】

李渊:???

是他耳朵出了问题吗?

这这这,这搞政变的是他儿子搞的没错吧,你们后世之人焉能如此给他扣锅呢?

他做出此等之事,你们竟非但不斥责他之不悌不孝,竟还反过头来指责是因为自己的缘故导致给李世民带来了不悌不孝的名声?

如此厚此薄彼真的好吗?

李世民从来都没有后悔过发动那次宫廷政变,也并不如此介意百年之后后世的种种评说,但是……

哎,听到天幕这么说,他还是觉得很欣慰就是了。

不过,他还是要再强调一下,“跪而吮上乳”这种事,他是绝对干不出来的!

还有,当时他阿耶虽说是被自己困在泛舟之舟船之上了,但是他阿耶还是衣衫完整的!并不会有这种伤风化的场景发生!

【什么?你说玄武门之变二凤大获全胜,杀兄以夺权?

拜托,李建成失去的只是一条生命罢了,可我们得到的是一整个泱泱盛世大唐诶!

为了华夏光辉的历史进程而亡,李建成也算是死得其所了吧。】

李建成:……

绷不住了,他是真的绷不住了。

谁要这种死得其所啊!

这太子突然就也不是那么想当下去了。

合着最后倒霉的只有他了是吗?

李世民当了唐太宗,还被后世如此夸赞,甚至被赞誉为“千古一帝”。

而他阿耶听之前的天幕所说,活得好似也很是滋润,还看什么突厥可汗起舞,又时不时地宴饮取乐。

是只有他受伤的世界达成了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