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风水轮流转(美利坚版)(1 / 2)
第480章 风水轮流转(美利坚版)
王正闻言,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李鸿章微微颔首,然后继续询问道。
「对了,近期南洋地区的人口分布统计报告出来了吗?」
大唐要对南洋事实管理,首先要做的事情,便是要将南洋地区的人口数量,土地数量等数据给搞清楚。
如果不能将这些基础数据整理清楚,那麽,大唐想要对地方进行实际控制,难度和阻力都将会非常的大。
所以,李鸿章在抵达南洋之后,便开始着手统计和收集相关数据。
王正闻言,只是点头道。
「大人放心,人口分布统计报告如今已经大致完成,只等最后再核对一次,便会送来交由大人过目。」
李鸿章微微颔首,然后说道。
「尽快吧!」
王正点头应是,然后告退离去。
李鸿章则是继续审理批阅起了手头的文件。
随着大唐推动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的政策下达,最近整个南洋地方上,不断有申请批地建厂,建立工业园的申请被提交给李鸿章。
虽然这其中没什麽重工业,大多都是些农副产品加工,例如橡胶加工,水果加工,菸草种植,制糖,巧克力生产等轻工业。
但关于这些事情,依旧大多都需要李鸿章这个南洋总督亲自过目和批覆。
时间在忙碌中飞速流逝,很快便来到了第二天。
当天上午,李鸿章的秘书王正便将南洋地区人口分布统计报告给递交了上来。
李鸿章第一时间放下手头的所有事务,开始翻阅报告。
【南洋地区第一次人口普查人口分布报告】
【截止大唐开泰四年,开元历4557年,西历1860年末,目前,南洋地区共有华人280万馀,土着510万。】
【其中,华人之中,历代移民南洋之华人后裔约120万,近年来之大唐移民160万。】
【这280万华人,主要分布于婆罗洲,吕宋岛,马六甲一带;土着则是各地都有分布。】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大唐所统计出来的土着人口数据,其实并不准确。
能被大唐所统计的,大多都是较为文明和开化的熟番。
这些熟番土着,都是愿意接受大唐管理,愿意在大唐治下讨生活的。
数量更多的桀骜不驯的生番,则大多都不在大唐的统计数据之中。
嗯,袭击大唐移民,干扰大唐开发南洋的,也正是这些生番。
大唐组建治安队要清缴的也是他们。
看着手中的人口分布统计报告,李鸿章知道,大唐想要拿下南洋,可谓是道阻且长。
不说别的,光是从人口这方面来看,这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想要将一块土地变成汉地,别的不说,光是人口方面,前提就是汉人占比得超过当地人口的一半。
只有汉人变成当地的主体民族,才能将这片土地同化。
否则的话,是土着汉化,还是汉人蛮化,那是说不准的。
在这个时代,人口就是一切的基础。
而在如今的南洋,华人的人口却是远不如土着多。
光是愿意接受大唐统治的熟番数量就差不多是华人的两倍,就更别提数量更多的生番了。
是故,在李鸿章看来,移民工作必须得加快推进速度。
想着这些李鸿章找出一本奏章,提笔写了起来。
他希望朝中可以加大对南洋地区的移民力度。
将移民指标,从一年五十万翻一倍,提高到一年一百万。
大唐是从开泰二年开始向南洋组织大规模移民的。
开泰二年,三年,到今年四年,三年时间,官府组织一共移民了150万,再加上一部分民间自发的移民,以及开泰二年前的一名。
短短几年时间,大唐的移民数量便到达160万。
按理来说,这个速度不算慢,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很快了。
但是,李鸿章对此并不满足。
他迫切的希望大唐方面能够加大移民力度,以求加快南洋的开发进度。
唯有如此,他李鸿章这个南洋总督才能尽快干出政绩。
唯有如此,他李鸿章才能尽快入阁拜相,成为宰辅。
……
开泰四年的年关很快过去。
开年之后,李奕便将自己的主要精力都给放在了处理政务上。
如今摆在他面前的政务奏章,第一份便是去年大唐的财政数据报告。
去年一年,大唐的财政总收入达到了惊人的五亿六千万。
和前几年相较起来,增长幅度相当明显。
几乎达到了每年增长16%的地步。
虽然大唐如今正处于国力上升期,更兼之工业革命正处于爆发期,可这个增长幅度,依旧吓人。
其中,光是税收一项,就达到了惊人的四亿三千万。
其中,农税,工商税,关税,地税四者为大头。
尤其是随着大唐开海,以及工商发展,工业革命爆发,工商税和关税这两个税种的税收总额节节攀升。
如今两者相加,已经占据大唐财政收入总额之半数,差不多已有百分之五十二。
剩下的,农税占百分之二十,和房地产有关的地税约百分之十五,其馀税种共计约百分之十四。
和去年的数据比起来,农税占比明显下降,工商税,关税,地税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大唐税收的主要增长额就在这三个上面!
剩下的一亿三千万的收入,除去官府经营的国有企业的营收之外,就是军火贸易,以及战争赔款。
其中,官府经营的国有企业主要是各地的大型炼钢厂,化肥厂,水泥厂,造船厂,汽车制造厂,机械制造厂等大规模重工企业。
随着大唐的工业发展,以及大兴基建,这些企业发展的非常快,利润也是逐年增长。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汽车制造厂了。
一辆汽车公开售价是1万块银元,即便是给官员勋贵打折之后,售价也有8888块银元。
这里面的利润最少都有一半。
去年一年,大唐的汽车制造厂生产出售了数百辆汽车。
这里面的利润有多大,只能说是可想而知。
军火贸易也自不必提,由于其暴利性,军贸始终是大唐最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之一。
去年一年中,大唐的军贸主要是三方面。
一是缅甸,二是印度,三是美国。
其中,缅甸方面多是现金支付。
而印度的话,则是办的贷款。
战争时期的印度莫卧儿汗国即便想要现金支付,也给不出那麽多钱。
是故,只能贷款!
战争结束后,莫卧儿汗国方面会以粮食或是矿产来抵债。
嗯,以大唐目前的情况,粮食和矿产属于再多都不嫌多的那种。
以大唐的人口数量,粮食和矿产再多也能消化掉。
而大头,其实还是在美国方面。
美国南北双方为了打内战,如今都在全力备战,向大唐购置军火武器。
大唐和美国的军火贸易额已经连续数年提升,光是开泰四年一年,美国南北双方共向大唐购买了小两千万块银元的军火。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南北双方在军贸中的支付方式,除去现金支付之外。
还向大唐用铁轨之类的工业品,以及劳务派遣来抵债。
之所以如此,则是因为大唐的第一条铁路,便是和美国方面合夥修的。
后来美国方面要向大唐购置军火,由于现金不足,便动了劳务派遣的念头。
准备通过派人来给大唐修铁路,藉此抵债。
也就是说,如今,已经不是华工给美国人修铁路,而是洋工给大唐修铁路!
这个就叫做风水轮流转!
而铁轨,则是附带产品!
大唐如今的钢铁产业虽然在飞速发展,但依旧有些无法满足大唐本土大兴基建的需求。
是故,在自家工厂的产能无法满足需求的前提下,暂时向外采购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反正拿军火换铁轨,以军火贸易的暴利,大唐是肯定不会吃亏的。
除此之外,还有则是在南京新约签订过后,英国方面给大唐的战争赔款。
4200万块银元!
这对于大唐的财政收入来说,可实在是一项巨大的补益。
其他不敢说,最起码,这4200万块银元的战争赔款,完全足以覆盖大唐对英国开战之后的军费支出。
甚至还有盈馀!
很快,李奕便翻阅完了大唐在开泰四年的财政收入报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