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51章 诗有误(2 / 2)

加入书签

这倒是真的。

虽然《钢的琴》是包裹在荒诞戏剧外壳下的悲剧,但它的悲剧的内核时时刻刻都在凸显着,让你压根无法忽略那种水面之下的悲凉底色。

这种电影谁都会承认是好电影,但却注定叫好不叫座。

「那就放在网上呗。」

徐琨郑重的把剧本收起来:「正好乐视的文艺片专区最近也算是小有名气。」

韩三坪见状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招呼着徐琨到了外面,安排了个司机开着徐琨的奔驰跟在后面,两人则坐进了中影董事长的公务车,在后座一路闲聊。

期间自然免不了提到《梅兰芳》的落魄,以及冯晓刚重回冯氏喜剧后的风光。

最后韩三坪定调道:「文艺片注定是小众,等到这一波院线扩张完成,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大,陈恺歌先前的戏虽然不叫好,但起码拿到了还不错的票房,希望他这次能迷途知返,别再死磕什麽文艺片了。」

「但通过拿奖出名,也是很多年轻导演成名的最佳捷径。」

徐琨以前是不会和韩三坪唱反调的,但现在他成了青导协会长,有些东西就不好再人云亦云了。

除了一些小成本喜剧片之外,青导协能接触到的基本都是文艺故事片,所以徐琨既不能让贾章科把路带歪,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明目张胆的排斥文艺片丶文艺导演。

韩三坪认真看了徐琨一眼,笑了笑再次岔开话题道:「你准备什麽时候去弯弯?」

「28号我要参加阿里的年会,等年会结束就连夜飞到弯弯。」

「这麽赶?」

韩三坪有些惊讶,这届金马奖因为存在一定争议,比以往推迟了一天,改成了29号晚上举行,也就是说徐琨是准备颁奖礼当天赶过去。

而通常有入围提名的明星,都会提前个两三天过去搞搞交际。

徐琨撇嘴道:「我就是去拿奖的,那边的是是非非我懒得参与。」

现在内地官民都对小马哥抱有无限期待,小马哥也在极力展现自己的『亲善」,但知道最终结果的徐琨,可不想卷进这种注定徒劳的虚情假意当中。

韩三坪欲言又止,他有心劝徐琨应以大局为重,向小马哥主导的伪政府展示出祖国的善意。

但想到徐琨对港台人士一贯的态度,又怕他会弄巧成拙,

所以最终韩三坪叹了口气道:「算了,你不想参与就不参与吧,反正主动跑去递橄榄枝也不缺你一个。」

与此同时。

「舍南舍北皆春水丶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丶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

在小小少年清脆的诵念声中,陈恺歌正倒背着手,在别墅的院子里来回步。

等到少年背诵完了全诗,陈恺歌停住脚步,和颜悦色的道:「很好阿瑟,现在请你解读一下这首古诗,分析一下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质朴感情。」

陈飞语绷着小脸面露难色,下意识想要回头看向母亲的方向,但对上陈恺歌的视线,又虚着眼低下了头,嘿道:「爸爸,我丶我还没背下来。」

「不不不~」

陈恺歌大摇其头:「阿瑟,你要知道,诗词是拿来欣赏丶拿来陶冶情操的,

死记硬背.

「恺歌!」

这时陈虹快步从客厅里走出来,对他道:「准备一下吧,韩总的车已经进小区了。」

陈恺歌闻言,下意识就往外迎了几步,不过很快就又站住了脚,回头对儿子道:「阿瑟,你去门口等一下,看到有车停在外面就大声背诵这首诗的释义。」

只有八岁大的陈飞语一脸苦相,心道我都说了没背下来,怎么爸爸还要强迫我背?

可见母亲也使了个眼色,示意自己赶紧去门口等着,陈飞语小朋友也只好低着头,不情不愿的出了门。

等儿子离开后,陈虹见陈恺歌竖着耳朵等动静,不由好奇的凑上来问:「韩总这次登门拜访,到底是为了什麽事情?」

「也不是什麽大事。」

陈恺歌一甩袖子,神情寡淡的道:「他想在《建国大业》里凑齐三大导演,

张翼谋和冯晓刚都已经答应了,现在就只剩下我了。」

虽然极力表现的云淡风轻,但他那压不住的嘴角,还是出卖了他此时内心的得意,所以忍不住又补了句:「那个徐琨也要一起过来,到时候你记得配合我,

问一问老谋子和冯晓刚开了什麽条件。」

陈虹顿时恍然,怪不得徐凡那天说徐琨有事情找自己和恺歌呢,原来是为了这件事。

她松了一口气的同时,莫名却又有点失落。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响起陈飞语磕磕绊绊的背诵声。

陈恺歌眉头一挑,大步流星走出院门,扬声道:「阿瑟,你这个解释不太对,需要修改一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