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53章 吃里扒外,还是肥水不流外人田?(2 / 2)

加入书签

自从来了轻汽公司,牛红章就一直很憋屈,因为李野和马兆先组成了绝对的「多数派」,对牛红章充满了敌意,让他屡次吃瘪,几乎下不来台。

但这次出门测试,李野可是孤家寡人,牛红章不把李野折腾出屎来,他这些年的整人手腕就白练了。

「这件事就这麽定了,现在我们讨论下一个问题,就是京城牌商务客车的市场定价问题,新车在去年就定型生产了,为什麽现在还没有拿出最终价格.」

牛红章看着李野说道:「同志们,我们干工作可不能这麽没有计划性,要不然会闹笑话的,

就比如这次如果部里的领导问起来,咱们的新车多少钱一辆,我该怎麽回答他?一问三不知吗?」

李野淡淡的道:「如果部里领导问到这个问题,您可以让我来回答,反正我才是主管市场定价的负责人,回答的不满意也是我的责任。」

「.」

会议室的好几个人都低下头开始偷笑。

李野这话看似不卑不亢,但其实已经很难听了,就相当于在说「你平时都不关心生产,这会儿就别抢话筒了。」

但是现在的牛红章好似对李野的桀骜免疫了,并没有暴怒,而是淡然的道:「李野同志,我必须提醒你一下,新车定价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我有监督的职责和权力,

要不然就像前面那些人一样亏本出售还得了?所以你捂着不让我们知道,是不符合规定的。」

李野翻了翻眼皮,平静的道:「具体价格还没确定,但应该在二十六到二十八万之间,根据配置的不同,价格上有一些小差异。」

「啧,还真不便宜呢!那利润预估多少?」

这才是牛红章想知道的重点。

一分厂的利润,是要分给总厂一部分的,利润越高,分的也就越多。

「这更无法确定了,」李野笑着道:「这个问题邢科长也知道,利润跟产品产量和销售价格挂钩,生产的越多成本越低,没个准数,但怎麽着也得三四万吧!」

会议室内顿时热闹了起来。

「嚯,卖一辆就赚三四万?造客车这麽赚钱的吗?我看那些客车厂效益都不怎麽样啊?」

「那些客车厂用的都是咱们的130底盘,根本卖不上价,一分厂的车我试了,真好啊!」

「就是,进口的那个什麽丰田海狮将近四十万呢!咱们就算差点儿也差不到哪里去,二十七八万还便宜了呢!」

在八十年代中期,已经有多款日系面包车通过进口方式进入内地,其中就有丰田海狮丶三菱L300丶日产万利特C120丶还有马自达E2000等等车型。

其中丰田海狮最成功,并且后来还被奉天汽车厂引进仿制,而它的进口价格接近四十万。

一款面包车竟然四十万,还是八九十年代,可见这时候的汽车行业有多麽暴利。

所以现在李野都说的保守了,轻汽公司这些汽车人心里都兴奋的不行。

造一辆130来赚几千块,根本没得比。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兴奋,也并不是所有人希望一分厂大赚。

在会议结束之后,牛红章回到办公室拨打了一个电话。

「喂,你拜托的事儿我打问过了,根据发动机的不同,价格在二十六万到二十八万不等。」

「你确定吗?老牛,这个价格可不低」

「当然不低,改天我给你弄一辆样车看看,性能不次于进口车多少。」

「好,这个人情我记下了。」

「嗨,都是兄弟单位,什麽人情不人情的.」

「.」

老牛挂断了电话,闭上眼睛沉思了很久,才轻轻的叹了口气。

「肥水不流外人田,你不会浇地,就换个人来浇.」

就在今年,奉天的丰田海狮将会以进口组装的方式投产,产品属性跟一分厂的京城牌商务面包基本重迭,而且上市时间也非常相近。

这个时候定价就非常重要了,毕竟国人可是擅长精打细算的,最讲究一个性价比。

而且如果你开盘卖的贵了,后续还不能马上降价,要不然会遭到老车主的谩骂甚至退货。

当初宝马刚刚国产的时候,就被A4摆了一道。

A4定了个高价,宝马一看.我凑,大家都是同类产品,那我也不能忒便宜呀!

然后宝马就跟了个高价,价格直逼A6,结果完全没有性价比,开门就吃了个大瘪。

至于A4?

人家有赚钱的大哥A6,自己吃点苦不要紧,先搞死对手才是正道。

李野的经营天赋一直被人吹捧,如果这次定价失误看你们还吹捧什麽。

(本章完)

</in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