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0章 两难抉择(1 / 2)

加入书签

第230章 两难抉择

是的,当看到了燕北那场声势浩大的报告会视频之后,弗兰克一宿都没睡着他从头开始审视了一遍了自己的人生。

中肯的说,刚从华夏来到美国那时候他还是感觉很满意的。

毕竟那个时候他觉得一切都很新鲜,每天呆在校园里的生活过的也不错。不需要他去愁生计方面的问题。

毕业的时候他又误打误撞的进入了艾森家族。并在其他同学还在为找工作而苦恼的时候,顺利拿到了伯克利的教职,生活稳定,家庭幸福。

最重要的是,那个时候美国的物价并不高,虽然有着让他都觉得颇为诟病的税负,但以他的收入,还是能过上不错的生活。

虽然之后经历了通货膨胀,但如果按照他岳父的父亲卢卡斯·艾森的规划,

未来他的收入也能水涨船高。甚至能过的越来越好。

显然意外就出现在养喻的横空出世,

这个华夏的少年天才突然就让他报销了五年的努力。

这甚至让他在今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没能在诸多大佬面前刷个脸。

还是靠看卢卡斯的面子,才勉强能在小型分会厅做了一个三十分钟的报告。

听众都蓼寥无几,就更别说什麽影响力了,就是勉强刷了个声望。

本来如果一切顺利,他今年会因为在几何朗兰兹猜想方面的工作,而拿到一个美国数学学会颁发的萨尔维奖以及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拿到一个数学界青年奖。

这些都是为了他能在下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拿到更高荣誉奠基。

但现在看来一切都没希望了。反正菲尔兹奖已经彻底不可能了。

如果说之前他还有一丝惦念,国际数学家大会之后卢卡斯就直接跟他谈过这个问题。

鉴于他自前实在不可能做出什麽突出成果,卢卡斯也不可能在他拿不出什麽有说服力成果的情况下硬推他上去。

也是没办法,卢卡斯·艾森虽然拿到过菲尔兹奖,但还在世的菲尔兹奖得主很多,没谁真能一手遮天。

甚至比卢卡斯·艾森资历更老的菲尔兹奖得主都大有人在。比如皮埃尔·德里尼,爱德华·威腾这些人。

年轻一代的菲尔兹奖得主在学界的名声更大。比如彼得·舒尔茨丶陶轩之丶

乔喻。

有这些人盯着,想要运作的难度可想而知。

更别提卢卡斯·艾森也品出味道来了,他有种感觉,似乎那颗新兴的数学之星就是在针对弗兰克。

可他私底下打听过,也亲眼观察过两人打交道,实在没看出两人之间有什麽异样,不像是之前有过交集的样子。

但不管乔喻是否主动针对弗兰克,结果都不可能改变了。

只能说数学家的黄金年龄太宝贵了,是否有那个天分很早也会显现。大器晚成的例子虽然有,但真把个例当成普遍情况,那就是个大笑话了。

所以他也只能很遗憾的告诉弗兰克,他的机会很渺茫了。不如把自标放得更实际一点,能在伯克利争取到一个终生教授的身份就很不错了。

但这显然跟弗兰克对自己的要求不符。

说个不好听的,在美国没有身份的大学教授一年才赚几个钱?再加上通货膨胀跟根本逃不过的税负,养家糊口都难!

更别提人还最怕对比。

如果美国还能跟他刚来的时候一样,依然那麽光鲜亮丽,又或者他的人生已经没有什麽愿景跟起伏了,只当个大学终身教授他也认了。

毕竟比上不足,比下有馀嘛。

但现在的情况可不是这麽回事。他的儿子现在都已经是菲尔兹奖得主,家底已经足够殷实,未来更是不可限量换句话说,他本来已经可以过上亿万富翁的生活。精神境界本可以直接再上一个台阶。

未来只需要追求精神方面的东西,压根不需要再为物质发愁。

但现实情况却是他未来别说直接挤进亿方富翁的行列了。甚至还需要上一代的帮助才能过上勉强小康的日子。

他甚至都不敢想,如果方一他没能成为终身教授,又或者未来有一天他的祖父挂掉了,学校终止了他的合同怎麽办。

美国可没有兜底那一套,不会因为他失业了,就对他网开一面。

到时候他甚至可能缴纳不起高昂的财产税。

他甚至都没法跟其他中产阶级一样,在失业后卖掉自家豪宅,搬到差一点的街区,为维持基本生活。

因为他的老婆艾琳是绝对不可能同意的。

这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从出生开始就会被烙上的认知一一不同街区的生活必然是截然不同的。

同样的房子,有些街区能便宜到让人发指。但同时便宜街区的治安丶教育同样会差到让人发指!

就连小朋友都只会跟住在同一个街区的同龄人交朋友,就更别提那些大人了所以如果真的走到那一步,弗兰克用屁股想都知道,艾琳绝对会选择以为了孩子为由跟他离婚。

虽然她已经没有工作了,但她是一个高知家庭的独女。一个人也能过的不错。

至于他,只能靠自家父母。但问题是这些年他的父母贴补了他不少,基本上从国内带到美国的浮财都已经用完了。

两人的工作也不算体面,到手的工资也不高。两个人加起来不过三千多美元一个月。

他的父母一个60岁,另一个也才62岁。他们想要申请退休金都起码要等到67

岁。

但最可怕的是,因为收入因素,两人都没有401K。两人只有传统的IRA帐户。

说实话,以目前美国的状况,就他父母IRA帐户里的那点钱,顾自己都很难,

就别说养他了。

毕竟在美国财产税并不是退休之后就不交了。只要拥有房产就要缴一辈子。

虽然伯克利的房产税并不高,每年只需要税率仅为房产估值的1.2%左右,但对于退休之后丧失了劳动能力,月收入仅有2000美元收入的老人家庭来说,每个月400多美元的房产税支出依然是很难承受的。

真的,这一晚上,弗兰克越想越憋屈。他完全想不明白,两年前他还是一位地位崇高受人尊敬且拥有无限未来的数学教授。

怎麽两年之后他就混成了现在这个鬼样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