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章 抱蔓摘瓜,靡花正发(1 / 2)

加入书签

第33章 抱蔓摘瓜,靡花正发

烈日当空。

张守约手捧着一道奏疏,一脸正气地跪在午门外。

不远处,两名太监撑着伞,为座椅上的冯保摇扇。

冯保死死盯着张守约:「是谁教你说这些话的。」

莫名的既视感,让他说话平添几分冷硬。

张守约看都不看冯保,冷哼一声:「我是大明朝的御史!尽御史职责,哪像某些竖阉,只能依附他人说话做事。」

这自然不是冯保要的回答。

冯保仿佛耳背一般:「哦,宋之韩啊,也难怪,毕竟是同窗进士。」

又唤来太监吩咐道:「记录在案。」

张守约见冯保这幅做派,气得七窍生烟:「冯保!安敢当面指鹿为马!你要做赵高吗!」

冯保点了点头:「好好好,原来张涍也是一夥的,来,记下来。」

身旁的小太监飞刷刷的记录着。

装模作样一阵,冯保见火候差不多,露出一副惊容,失声道:「什麽?都是高拱授意!?」

「你们竟敢结党!?」

他震惊起身,一把拽过乾儿子:「快!记下来!我要立刻送去给太后!」

结党啊!

真是天大的事!

我冯保这一身职司,就算再违祖制,那也是主人家的恩赏。

伱高拱这些人敢结党,才是犯了天大的忌讳。

别说什麽现在朝堂上明里暗里一堆这党那党,让他们跳出来公开承认试试?

有些事,不上秤没有四两重,上了秤,一千斤都打不住!

结党?哪次朝堂上掀起结党大案不是腥风血雨!

看看眼下的局势吧,一百四十名御史,有二十馀人都在弹劾他冯保。

六科给事中四十八人,半数隔三差五轮流来人找内廷的事端。

高拱说冯保是人神共愤,天怒人怨,那在冯保这里,照样可以说是高拱结党,攻讦忠良!

冯保不顾身后张守约的辱骂,拿着方才的记录,就直奔李太后的寝宫。

他与高拱之间的胜负,可以说信心十足。

太监为什麽得势?那是身后有人!

历来能扳倒太监的,要麽是身后人抛弃了,要麽就乾脆是针对身后之人的。

想指着挑自个儿小小的错处,扳倒自己?可笑!

若是李太后势单力孤,无人声援,那确实挡不住言官联名上奏,有可能将他弃了。

但是……串联?真以为朝臣都跟他高拱一条心呢!

等高拱惊觉,不是所有朝臣都跟他一个想法的时候,就为时已晚了。

若不是李太后莫名其妙转变了心意,说要为了朝局稳定,非要等着高拱自请致仕,高拱现在就得被罢黜回家了!

也罢,留着也好,反而是个剪除高拱党羽的好时机。

只要相持不下,奸臣,会自己跳出来的。

御史丶给事中,都是马前卒罢了,他倒要看看六部九卿这些高官里还有谁。

等到都跳出来,再与张居正联手,一网打尽!

高拱跟他的党羽,一个都不能留下!

……

朱翊钧刚到慈宁宫外,就听到里面叽叽喳喳,还伴随有小孩的叫喊声,热闹得不行。

他面色古怪走进殿里,果然看见自家弟弟妹妹,朱翊鏐和朱尧媖,在屋内跑来跑去。

俩小孩与他都是一母同胞,都是李太后所生。

朱翊鏐四岁,朱尧媖五岁。

李太后见皇帝来了,连忙让宫人抓住两小孩:「过来,行礼。」

俩孩子显然也是教过的。

朱翊鏐口齿含糊拜了下去:「弟鏐,拜见大兄皇帝陛下。」

朱尧媖大一岁,说话顺畅些,却也吞吞吐吐:「妹媖,拜见大兄皇帝陛下。」

虽然手忙脚乱,吞吐忘词,但还是有模有样的全了礼数,才被允许起身。

朱翊钧没有制止他们行礼,玩什麽现代主义那一套。

在这个时代,早日确定上下尊卑,才是对他们好。

君不闻郑伯克段于鄢?

他牵着妹妹朱尧媖的手,走到李太后身边:「鏐弟和媖妹一段时间没看着,似乎都长高了些。」

曾几何时,他也到了见了小孩只能夸又长高了的心态了。

李太后看着眼前子女绕膝的场景,也是欣慰地笑了笑。

她抱起朱翊鏐,朝朱翊钧说道:「这些弟弟妹妹,以后可都要靠你照顾了。」

朱翊钧正逗弄着朱尧媖,闻言,不由看了看朱翊鏐,又低头看了一眼自家小妹懵懂的眼睛。

历史上朱翊鏐是照顾好了,朱尧媖可就惨了。

太祖有遗训,驸马须从平民或低级官吏家庭中选取,而且子弟被选中的人家,近亲中便不能再出仕为朝官,多是恩荫勋贵。

这就导致了,稍微有点科举追求的书香门第,都不想结公主。

愿意的都是些什麽人?为求勋贵之身的暴发户!

英宗实录载,「富家子弟投托各主婚官员与议婚阴阳人通同作庇,有钱求嘱或虽人物鄙猥」。

什麽意思?那就是招驸马,更像一场买勋,给主婚官吏太监们充腰包的。

切实的例子便是面前的妹妹,朱尧媖。

历史上万历十年,朱尧媖到了适婚的年纪,暴发户梁邦瑞,区区一个痨病鬼。

就因为贿赂了冯保,获得了冯保的支持,就结了这门亲事。

婚礼上痨病鬼鼻血直流,沾湿了婚袍,人都快晕死了,太监们竟说是挂红吉兆!

大婚两个月就病死的货色,害了一名公主半辈子。

让我来照顾?好啊,让我先掌权吧,就不会像您这样被冯保所欺了。

可惜这话不能说出口。

朱翊钧只能另找切入点,想了想,才开口道:「母后这话说的,同胞骨肉,我自然是有心的,」

「就是这皇家的事,不似民间那样能自己做主。」

李太后听了这话,神情一黯。

儿子这番感慨,显然不会是空穴来风。

定然是有感而发,甚至意有所指。

她顿了好一会才道:「我儿也被最近的事,闹得不舒服吧。」

他知道现在儿子人心归附,多有官吏宦臣围绕在身边。

朱翊钧点了点头:「廷议上都在弹劾冯大伴,就连日讲释义,都拿冯大伴做反面,简直避无可避。」

「孩儿这才知道,这天下大位,也不是什麽都能做主的。」

李太后冷哼一声:「都是欺我孤儿寡母!」

朱翊钧他顺势坐到李氏身旁。

拉家常一般的语气说道:「起初我也只以为是因为我年幼,娘亲不能临朝的缘故。」

「直到昨日我去翻阅我皇考时的奏疏……」

「隆庆元年,先帝想重用高拱,因徐阶反对,竟不得不让高拱致仕。」

「隆庆二年,皇考问户部要银,被尚书马森挡了回来,说是,皇上的御批,应由内阁下达,不能由司礼监直接传谕。」

「隆庆四年,不断有御史上奏辱骂我皇考,说皇考纵情声色,不顾朝政,天下如此便不可救药了,我皇考想治御史的罪,均数被内阁劝阻,还教育了皇考一番。」

「林林总总,不胜枚举,我皇考可是壮年皇帝啊。」

「娘亲,您让我照顾弟弟妹妹,我自是有亲亲之谊的。」

「可是……皇考也曾答应过我皇祖父,照顾好陆炳一家,最后也是抵不过朝臣风议,将其抄了家。」

「彼时上奏要戮尸的张守约,现在就在午门外跪奏呢。」

他说罢便闭了嘴,似乎心情低落,也不去看李太后神色,埋头逗弄小妹去了。

这番话,不是在渲染什麽朝臣威胁论,而是故意提点李太后。

权力更像是修仙产物,因为,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借假修真。

权力有多大,只来源于人们想像着他有多大。

若是朝臣都觉得皇权至高无上,那就是真的口含天宪,说一不二。

若是朝臣们都觉得皇权不过尔尔,那说不得就有人殴帝三拳,唾面而去。

直白地说,权力的来源,实际上,也不过下面人的服从罢了。

天子,不是君权神授。

天子,是兵强马壮者为之。

哪怕是皇帝,也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杀得少少的。

没有人俯首帖耳,将诏令落到实处,靠什麽伸张皇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