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迎新会上(2 / 2)
“如果大家到时候要领大棉被的,需要额外扣掉三十六块钱,分四个月扣。当然自己带了大棉被的就不用扣。”
听到要扣钱,除了张宏城外的新知青们都低声埋怨起来。
有的老知青听到指导员说这个事,显然也是一肚子抱怨,跟着新知青一阵小声嘀咕。
“还是六八年之前来的老人吃香,六八年之后来的,人人都要扣这个钱。早知道我就学那个新人,自己扛着大被子过来。”
“还是得看年份,前年沪上来的几个不也是自己扛着大棉被来的。可师里一句话,说那些大棉被是沪上政府发的,也要扣钱,啧啧啧,听说各连都闹了好一阵,结果最后都乖乖的被扣了钱。”
俞彭年也没在意大家的嘀咕,把剩下的福利待遇一提,接着一挥手。
“开饭!”
呼啦~!
张宏城眼疾手快的抢先夹了一筷子猪肉炖粉条,抢到了四根粉条和两块猪肉。
寇世宏有点放不开,等他再伸筷子的时候,猪肉炖粉条已经变成了白菜叶子汤。
瞬间抢完了猪肉炖粉条,老知青们这才慢条斯理的吃起来。
张宏城觉得自己身边几个老知青有些不怀好意。
他们话里话外的意思,都围绕着自己家会不会做麻酱、辣酱或者腌菜之类的展开。
有几个脸皮嫩的新人,例如贾玉梅、杨拥军和宋春荣,很快拿出了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各种酱给大家分享。
要不是张宏城偷偷扯了苏北京一把,这小子也会傻乎乎的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腌菜贡献出来。
老知青们好的就是新人们从家里带来的腌菜和酱。
两年才有一次探亲假,加上邮寄不方便,他们一年都尝不到几回外头的味道。
十七岁的寇世宏很大方,张宏城一把没拉住。
他把从家里带来的辣酱贡献了出来。
结果,一帮北方知青,尤其是东北的兄弟姐妹们,才吃了一点他家的辣酱,一个个面红耳赤,捶胸顿足,咳嗽不断。
特么太辣了!
就连出身川省的严连长吃了一口,也连喝了好几杯水。
其他新人贡献出来的各种酱都被一扫而空,除了寇世宏的。
他的一大瓶还剩下五分之四没动过。
弄得寇世宏兴致有些低落。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光顾,张宏城这个湘省来的就吃得比较上口。
但他也觉得寇世宏家的辣酱真的够辣,比他平时吃的都要辣。
但湘省人和赣省人都一个德行,吃辣根本停不下来,越辣越想吃。
寇世宏开心的抱了抱张宏城。
“还是老俵你懂得欣赏!”
吃饱之后,大家把食堂里的桌子搬开。
老知青里的男女同志开始表演节目。
算是迎新晚会。
有舞蹈、有唱歌、有诗朗诵,新知青里也有人勇敢上台,冯雪秀来了段京剧沙家浜。
最惊奇的是苏北京这个十六岁的家伙,一个粤省人居然会打天津快板。
热闹了一晚上,大家回到营房倒头就睡。
第二天新来的知青没有生产任务。
通讯员小童过来通知他们。
“我赶车去团场部,你们有什么要买的,都把钱和票给我,我给你们带回来。”
新来的男女同志昨晚几乎都没洗脚,想要买个搪瓷盆。
小童摸摸头:“那你们有本省的工业券么?”
“一个搪瓷盆要五张工业券。”
新来的知青们都犯了难。
昨晚指导员给他们每人发了两张工业券,这是新职工的福利。
以后每季度他们才能得到一张或者两张工业券。
五张工业券,谁有?
小童提议。
“我看你们还是学之前的老知青,合伙先买几个回来,先合着用。”
“等攒够了工业券再自个买。”
除了张宏城外的五个男同志凑齐十张工业券准备买两个。
三个女同志准备也买两个,可就算找班长郝爱国借,也只凑到了九张。
张宏城准备自己买一个。
胡胖子早就帮他收到了二十多张1971年的黑省工业券。
要不是怕自己太显眼,他还想买两个。
他借给三个女同志一张工业券,又拿出五张工业券和三块钱给小童。
面对大家羡慕疑惑的眼神,他人畜无害的摸摸头笑了。
“幸亏有人之前提醒过我,我在哈尔滨火车站和一个去南方出差的同志换了一些本省票。”
郝爱国拍了拍他的肩膀。
“小张同志的运气真不错!”
小童的马车刚走,几个新来的知青正商量今天接下来去干什么。
忽然有个老知青扛着锄头兴高采烈的跑了回来。
“河对面村里好像打起来了!快去河边看热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