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1 / 2)
康熙说罢, 轻轻拉过云琇,紧紧握住她的手,面上闪过毫不掩饰的欣悦之色。
太子长大了,近来的表现, 让他愈发满意, 愈发高兴了起来。
上书房的学业自不必说, 不用他人督促, 保成也不会有半分懈怠;孝顺长辈、友爱兄弟, 看顾胤禛胤祺他们很是尽心尽力, 任谁都看在眼里。
几月前, 康熙与太皇太后谈起太子, 感叹着道, 这孩子人品贵重,心地纯善, 却稍稍天真了些, 冲动了些,从他顾不得后宫争端为胤禛求情,便可见一斑。
说是这样说,皇帝实际半点也没有斥责的意思。
就是这样的天真与冲动, 让康熙感触颇深,并愿意纵容, 想着时候还长,等日后慢慢教导,定能教出一代明君, 将大清的基业延续千秋万代,从而不负列祖列宗的期望。
……
前些日子,太子阴差阳错地邀请兄弟们挑马, 更是与胤祺一道,救回了胤祚的一条命。
若不是保成当机立断请了太医,如今胤祚的现状,他想都不敢去想!
除此之外,短短几天时间,大阿哥与太子的数次“交锋”一字不落地传入了康熙的耳中。
皇帝表面不动声色,实则皱了皱眉,在心里留下了浅浅的痕迹,不自觉地对最为看重的两个儿子——长子与嫡子,作了大致的比较。
比较之后,他暗叹了一声。
比起保成,保清(胤禔)还需多多磨练。
太子是他的弟弟,同样是一国储君,气度比不过也就罢了,万万不能缺了礼数。
保清比保成年长,却还比不过弟弟懂事。惠妃说保清活泼似皮猴,倒还真评价得中肯!
万般思虑不过短短一瞬,听闻云琇的轻唤,康熙堪堪回过神来。
小九刚刚满月,却记住了二哥的怀抱,皇帝新奇之余,看向云琇的眸光前所未有的温柔:“朕发现,也只有你,能放心地把胤禟给保成带了。”
能将孩子毫不避讳地交由太子,此番举动透出的信任,让康熙心里酸酸软软的,像浸在蜜水里一般甜丝丝,熨帖不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