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章 第009章(1 / 2)

加入书签

安临回到皇宫,在失望之下怒肝了十斤奏折,最后还是王修文把她对李笙的安排传达到大理寺后,安临想到自己今天还捡到了顶级文臣和神探苗子,这才平衡好心情。

哎,她早该有心理准备的,人总不可能一直撞大运。

大概是遇到一个浅才加上李笙,把运气都用完了吧。

安临心平气和地让王修文把他处理好的奏折都拿下去,给各部门把明天的工作都分配好,这才打了个哈欠去睡觉,并且拒绝了宵夜。

皇袍一般都是修身的,但凡长胖了一点都很容易看出来,并且要把原来的皇袍重做,这么多衣服重做要花的钱也不少,安临觉得还是保持住身材吧,好歹小皇帝留给她的皮相还是不错的,她觉得自己好歹不能让以后流传下去的皇帝画像变成个大胖子,也算是投桃报李……好像这个词不是这么用的?

……

总之。

很快,时间就到了殿试的日子。

所有被取中贡士的几十名科举学子在这一天全都聚集到了上朝的宣政殿上,到场的臣子面对这些将要进入官场、里面以后也许会有自己的同僚的贡士时,也拿出了少有的精神态度,不少家里有未婚适龄女儿的官员打量得更是仔细。

就在这种肃穆紧张的氛围之下,安临在龙椅上坐下,由贴身大总管王修文说了几句简单的开场白之后,她叫出了几位为殿试出题的殿阁大学士,让他们开始走流程对贡士们进行策问。

安临自己则是直接看那一个个学子头顶上的数值。

殿试的策问跟会试的考试不一样,会试以文采学识为主,考的是写文章的能力,而殿试考的则是帝王之治天下这些跟民生跟天下有关的东西。

这种策论,就不知道刘广麟有没有背过了。

安临的目光在殿中巡视了一圈之后,在几十个人中挑出了三个数值比其他人要高一截的人,默默在心中定下了一甲。

状元毫无疑问就是杨盛。

不过她看到刘广麟听完策论题目之后面上一喜,然后飞快低头在纸上书写起来,没有半点思考的样子,眯了眯眼睛,心中改变了主意,向拿着拟好的策论题目的宋晋源示意了一下,“宋卿,接下来就由朕来出几道策论题吧,朕看看你们准备了什么题目。”

宋晋源宋大人不明所以,不过还是把题目递交了上去。

安临接过题目看了几眼,也没有说完全自己来出题目,毕竟她也没这个文化,她只是把这几个策论题目中的一些宽泛的答题指向给改掉,换成了有指向性的、实质性的内容问出来,这个倒是不难,奏折里关于地方治理弊缺的地方本来就有很多。

“这第二问,朕就问问民生吧。朕惟圣帝明王之治,听闻云州府经年行商扰乱,物价匪夷所思……”安临手指在龙椅扶手上一点一点,结合奏折中看过的各种情况,结合云州府特殊的地理情况,出了一个和市场物价有关的民生题目。

正好她早就想解决云州府的情况,云州府现在的知府官商勾结严重,都不知道贪了多少,这次殿试上除了浅才以外还有人答得好的话,就预定一个新的云州府知府好了。

殿中众学子听完题后都思索了起来,思索许久之后陆陆续续有人开始动笔。

而刘广麟,他的笔尖却僵在了纸上落不下去。

为什么会……突然改题目?

这一年杨盛考中状元时的科举试题,因为出了杨盛这么一个千古留名的人物,加上他的答卷被保存得很好,流传到了后世保存在博物馆里,刘广麟以前上课时有一个老师还专门抽了一节课出来给他们讲过那张答卷。

也正是因为这样,刘广麟一个穿越过来的人才敢赌一把,为了拿个功名当个官参加了这次科举。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历史上这场殿试的第二个策论,应该是德治有关的才对啊?他都已经想好了把自己全文背诵过的八上语文课本里的一篇同样也是德治题材的文言文默上来了,那是百年之后另一个流传千古的文人状元写的文章,刘广麟有信心凭借那个起码拿个状元或者榜眼。

但是为什么会突然改题目啊!

刘广麟僵在原地冷汗都流下来了,背后黏黏的一片,掌心里也冒出了汗,周围其他学子都在纸上刷刷写着字,肃穆安静的氛围给了他极大的心理压力。

想啊!快想啊!快回想一下自己有没有背到过类似的文言文!

刘广麟越急越想不起来,慌得脑子里一片空白,同时心里还涌现出了一个更恐怖的猜想。

宣明帝该不会发现他的不对劲了吧?

不然为什么,会突然把策论题目改成和历史上完全不一样的样子?看起来还是临时起意?

刘广麟心中有些惶恐,又有些畏惧,想悄悄抬头看一眼,在抬起一点点头的时候,却整个人都要惊得汗毛炸开。

他看到那个外貌俊秀的年轻帝王撑着下巴,含笑地注视着浑身僵硬得他,旒冕后的双眼仿佛在问,“怎么不继续写了?”

他发现了……他一定是发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