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始皇崽兔子(二更合一,210w-21...)(2 / 2)

加入书签

“想!”嬴小政幼稚地展开双臂,配合朱襄转圈圈。

“好了,别把政儿摔了。”雪看见朱襄脸上的笑容,松了口气。

她很担心朱襄拜祭蔺公后会伤心过度。朱襄还笑着,真是太好了。

朱襄放下政儿,抱了雪一下:“我回来了。”

“欢迎回家。”雪红着脸道,“听王说,蔺君子也入秦了?”

朱襄道:“是。唉,原来君上已经告诉你们了?蔺礼的坏主意不能得逞了。”

他一边说,一边将扯着他袖口的嬴小政再次抱起来。

嬴小政抱着朱襄的脖子道:“蔺伯父有什么坏主意?”

朱襄道:“蔺礼说,他要披着斗篷绑架你,吓你一跳。”

嬴小政小脸一垮:“蔺伯父比我年纪还小吗?”

朱襄认真道:“或许真的是。”

嬴小政把脸埋在朱襄颈间碾来碾去:“真幼稚。”

朱襄使劲点头:“没错!”

嬴小政又将脸碾了一会儿,道:“要是廉翁和老师能来秦国就好了。”

朱襄道:“我会想办法。”

嬴小政惊讶地抬起头:“舅父要想办法?”

朱襄一边抱着嬴小政往屋内走,一边道:“廉公此次去燕国抢粮,恐怕要屠城。”

嬴小政:“嗯?”为什么舅父突然转移话题?

朱襄道:“不是廉公想屠城,而是他要抢走燕人手中活命的粮食,燕人会和他拼命。所以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屠城。”

雪眼神黯淡:“廉公军纪严明,怎会……”

嬴小政想起梦境中的自己,瘪着嘴道:“廉公要将赵国的饥荒转移给燕国。”

朱襄揉了揉嬴小政的脑袋,道:“在天下人看来,是赵人抢了燕人,杀了燕人。但在舅父看来,这天下人本就是一家。”

说赵国和燕国或许感触还不深。但赵国和燕国大部分地方同在河北,河北人为了饥荒杀了河北人嗯?

七国人都是华夏人,都是自己打自己,自己杀自己。

天下一日不统一,这些事就一日不能停止。

“舅父要做什么?”嬴小政有点担心,“舅父不要冒险!”

朱襄摇头:“舅父不冒险。舅父只是……只是可能会让廉公和你的老师难过。”

嬴小政道:“舅父要让廉公和老师入秦吗?”

朱襄点头。

嬴小政拍着小胸脯道:“舅父尽管做。他们如果斥责舅父,政儿就去他们门前哭闹,我就不信廉翁和老师能忍心放着我不管。”

雪捂着嘴道:“这是好主意。廉翁和李将军确实溺爱政儿。”

朱襄蹭了蹭嬴小政的脸,道:“舅父就依靠政儿了。”

嬴小政继续拍着小胸脯道:“交给政儿……咳咳咳。”

“怎么还在咳嗽?舅父给你做点好吃的。”朱襄担忧地放下嬴小政,衣服都没换,先转身去厨房给嬴小政做糖蒸橘子。

橘子和柚子是楚国的特产。在秦国得到巴蜀之地,又烧了楚王家祖坟后,橘子和柚子就成了秦王餐桌上常见的水果。

秦王和太子柱经常在朱襄家里住,朱襄家自然也吃上了远道而来的南方水果。

不过这时候的橘子和柚子都不太甜,籽也很多。朱襄蒸橘子的时候,挑了许久的籽。

蒸好橘子后,朱襄又熬了一锅姜茶。

嬴小政迅速吃完了糖蒸橘子,但捂着鼻子,怎么也不肯喝姜茶。

“不喝!”嬴小政使劲蹬着小短腿,转身就跑。

“喝了姜茶好得快,姜茶不难喝。”朱襄端着姜茶在嬴小政身后追,“雪,快拦住政儿!”

雪袖手旁观,笑着看朱襄和政儿追逐。

嬴小政虽然腿短,但比端着姜茶的朱襄跑得快多了。

他带着朱襄在院子里绕圈子,使劲摇晃他圆圆的小脑袋:“不喝!难喝!”

“良药苦口,这还不是药,政儿别任性!”朱襄跟着绕圈圈。

秦王执着蔺贽的双手不放,牵着背都被汗湿的蔺贽走进朱襄家门的时候,虽然生病了但精力仍旧很充沛的嬴小政还在转圈圈。

朱襄都大喘气了,嬴小政跑步速度一点都没减缓。

子楚小声对老父亲道:“严亲,政儿真的生病了?”

太子柱道:“可能朱襄一回来,政儿的病就好了?”

蔺贽小心翼翼抽手,秦王死死地抓着他的手,他抽不出来。

蔺贽用求助的语气道:“朱襄,你在干什么?”快来救我!

朱襄喘着气道:“快帮我拦住政儿,政儿不肯喝姜茶。”

嬴小政跳到秦王身后躲着:“不喝!难喝!”

蔺贽道:“秦王,我把政儿抱过去?”

秦王中气十足道:“政儿不想喝就不喝。政儿每日有喝药,姜茶而已,不喝也行。”

朱襄无语:“君上,政儿连苦药都喝得下,怎么喝不下姜茶?不要娇惯政儿。”

嬴小政从秦王身后探出小脑袋:“就不!”

舅父回来了,我就要任性,略略略。

朱襄和子楚对视了一眼。

子楚侧过脸不看朱襄。

君上都说不用喝了,我还能忤逆君上?

朱襄无奈极了:“君上……”

秦王道:“政儿别怕,不喝就不喝!”

嬴小政探头:“对,就不喝!”

朱襄被这两人给气笑了。

他才离开多久,秦王就要变成溺爱孩子的曾祖父了吗?政儿要是被教坏了,他一定会在心里默默诅咒秦王。

“好吧,不喝。”朱襄道,“舅父本来想等政儿病好了,给政儿做奶油冰霜吃。若政儿不想这么快好,那舅父就和蔺礼、夏同、蔡泽一起围着政儿吃奶油冰霜,政儿看可好?”

蔡泽:“?”他并不想加入这么幼稚的行列。

蔺贽立刻乐呵呵道:“这个好。政儿还有什么不能吃的?我们一同围着政儿吃。”

嬴小政低着头,就给了蔺贽一个蛮牛冲撞。

秦王终于松开了手,蔺贽赶紧把嬴小政抱起来扛在肩膀上手舞足蹈:“政儿,有没有想蔺伯父啊?”

嬴小政抱着蔺贽的脑袋,虽然眼睛和嘴角都弯成了弦月,但还是嘴硬道:“没有,一点都没想。”

“哎哟,你不想我,我就不让你下来。”蔺贽跳来跳去,“晃晕你。”

秦王:“……”这人有点不像蔺卿啊。寡人还在这呢,他怎么就跳起来了?

子楚再次把脸侧到一边。

蔺礼真是太丢人了。怎么面对君上还这样,他真不怕死。

“抓紧政儿!”朱襄凑过来,“被我逮住了吧?赶紧喝!”

嬴小政瘪嘴:“不想喝。”

朱襄道:“奶油冰霜?”

嬴小政气鼓鼓地从朱襄手中接过已经变温的姜茶,把蔺贽的头顶当小桌板,小口小口喝完姜茶,然后把杯子往蔺贽头顶一磕,耍小脾气。

蔺贽配合嬴小政,嘴里喊着“咚咚咚”,好像嬴小政把他脑袋当鼓敲似的。

秦王看向子楚,用眼神询问子楚,这人真的是蔺相如的儿子吗?

寡人还在这里呢!

子楚在心底叹了口气,小声道:“君上,蔺礼师从庄子。”

秦王脸一垮。

啊?那个庄周?寡人想要的是蔺卿的儿子和弟子,不是庄周的弟子!

“蔺礼虽然师从庄子,但确实才华横溢。”子楚为好友辩解,“蔺礼本来想在蔺公离世后就隐居深山,但蔺公希望蔺礼能入秦辅佐君上。蔺公虽不能背离赵国,但也是希望天下能尽早统一。所以蔺公才会让蔺礼入秦。”

秦王垮着脸道:“为了寡人?不是为了朱襄?”

“若为了朱襄,蔺礼可以在朱襄家隐居,而不是入秦国为官。”子楚道,“蔺礼在赵国也是只领闲职。赵王给了蔺礼郡守之位,蔺礼也很快辞官归家了。”

秦王心里舒坦了:“他在赵国都不肯做官,到了秦国就要做官?”

子楚道:“蔺礼孝顺,蔺公之命,他一定会听。”

秦王心里更舒坦了。蔺卿心中有寡人!

范雎偷偷嘴一撇。公子子楚还真会说话,怪不得能从赵国逃回秦国。

白起看了范雎一眼,心想等会儿要和朱襄说一说,多凑些礼物帮蔺贽送给应侯。

和范雎同住久了,白起越发发现,应侯的心眼真是太小了。

不过还好应侯虽然心眼小,但只要能及时表示对他的尊重,他释然也很快。

白起终于和范雎打好了关系,不用担心范雎背刺他。只是在于范雎处好关系的过程,他比让楚国迁都还累。

蔺贽逗玩政儿后,扛着政儿向秦王行礼:“我太想念政儿,有些失态,请君上恕罪。”

“无事无事。”秦王笑呵呵道,“你想念政儿,就暂时住在朱襄家吧。寡人会在朱襄家附近给你寻一宅院。”

蔺贽扛着政儿跪着道谢。他磕头,政儿跟着一同低头,把秦王逗得不行。

嬴小政笑眯眯地抱着蔺贽的脑袋不撒手,朱襄催促他,他也不肯下来。

舅父一回家,沉稳早熟的公子政立刻就变回了顽皮幼稚的政儿。而蔺贽一来,政儿就更调皮了。

子楚按着眉头,总觉得头疼。

太子柱倒是挺喜欢政儿这模样。比起早熟的孩子,他更喜欢顽皮的孩子。这样相处起来更轻松。

嬴小政在朱襄离开后太过早熟,让太子柱看着有点毛骨悚然。

他总算知道为何那愚妇会丢弃政儿。过分早熟和聪慧的孩子,真的会让人感到害怕。

不过看着周围人都不惧怕政儿怪异的行为,太子柱也只好催眠自己,政儿一点都不怪异,聪明的孩子都这样。

催眠着催眠着,太子柱还真把自己催眠成功了。

他现在看到其他的孙儿,心中总是不满。他不求这些孙儿和政儿一样聪明,好歹有政儿一半聪明吧?

太子柱对孙儿日益严苛,让后院积攒了不少对政儿嫉妒,这暂且不提。

朱襄归家,秦王虽然嘴上说着让朱襄好好休息,但他私服来朱襄家坐着,已经等着开席了。

太子柱也已经送来了食材调料,并且早上都没吃多少,就等着朱襄回来做饭,他好大吃一顿。

秦王和太子柱还点了“荷叶鸡”这道菜,并带来了美酒,让朱襄随便糟蹋。

朱襄扶额。

他虽然知道这一路上的事,蒙武肯定会派人报告给秦王。但秦王居然点他路上做过的菜,还是让他有些哭笑不得。

情报是这么用的吗?他还以为秦王会拉着他的手询问他和蔺贽、子楚的论政呢。

秦王暂且不想论政,只想吃饭。朱襄便只能换了衣服,去厨房做饭。

此时的酿酒业已经较为发达,开始使用麦苗做成的酒曲。酿酒的原料也很多。

虽然这时的酒精度最多只有十几二十度,但味道相当甘甜。酒经过澄清后,与后世的米酒已经差别不大。

在西周时,酿酒已经讲究用甘甜的泉水,用开水煮过的器具等,显然对酿酒的认知非常完善了。

秦国虽然在民间时常颁布禁酒令,但秦王自己有许多酿酒的作坊。

朱襄虽然有酿酒“秘方”,酿造出的米酒不一定比得过秦王的酿酒工坊中精挑细选的美酒。只是在品控上,朱襄会更胜一筹而已。

不过朱襄除了粮食酒还有其他“秘方”。现在他是贵族,可以自己酿酒换钱了。

秦国虽然禁止民间经商,但贵族是可以经商的。

当秦国统一六国后,六国豪族也可以经商,甚至可以经营盐铁。秦始皇一边将秦人中经商的人流放,一边夸奖巴蜀的寡妇女豪商,这割裂的行为就是因为如此。

所以为秦国统一流干了血液的老秦人才会越来越失望,在刘邦入关中时,争相投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